2016年01月18日 星期一
走上国家科技奖励舞台的西工大“80后”
文·王凡华

    ■第二看台

    2016年1月8日,北京,云淡,天蓝,清冽的空气中,洋溢着喜庆的气氛。

    当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西北工业大学共有2个项目获得201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

    其中,宋保维教授领衔的“自主水下航行器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张卫红教授领衔的“机械结构系统的整体式构型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在学校的两支获奖团队当中,记者发现,“80后”年轻的面庞,已经成为获奖者的重要部分。

    在“自主水下航行器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中,航海学院教师毛昭勇1980年出生。在“机械结构系统的整体式构型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项目中,机电学院教师朱继宏1981年出生,高彤1980年出生,许英杰1984年出生。

    他们也许资历尚浅,但却活力四射;他们已经开始担纲重任,未来的道路艰巨漫长。

    他们,是一群“80后”。

    笃定自然静水深流

    经过多年的历练,他已经成为“自主水下航行器”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科技创新团队、国防科工委科技创新团队和“鱼雷技术专业课程”国家级教学团队骨干成员。

    毛昭勇,这位来自重庆的小伙子,面目清秀,骨子里却有种大山的韧劲。他是项目获奖团队中,唯一的一名“80后”副教授。在这份6人的获奖者名单中,有院士、有国家级教学名师,“和他们在一起获奖,既感到自豪,同时也压力山大”,毛昭勇说。

    在这6人的名单背后,是西北工业大学水下航行器研究所,其前身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徐德民教授牵头组建的一支仅有6人的团队。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现有教师20多名,博士、硕士100多人,已经成为集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等为一体的高科技研究所,为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

    获奖者之外,还有众多的青年人,王鹏、张福斌、高剑、张立川、姜军、曹永辉、杜晓旭、崔荣鑫……他们也同样做出了可堪称道的成绩。

    “小毛之所以能够入列本次获奖团队,在于他做了创新性开拓研究。”团队负责人宋保维对毛昭勇评价颇高。

    36岁的毛昭勇,自诩是这个团队里“年轻的老同志”。

    还在本科读大四的他,就参加了宋保维教授的科研团队。彼时的水下航行器研究所刚刚成立,百业待举,团队里经费紧张、人员不足、场地稀缺……各种困难接踵而来。

    当时,研究团队从仿真理论开始做起,再做深入精细的理论分析和方案设计。接着,夜以继日、忘我工作之后,他们相继提出了3种自主水下航行器的总体、动力、导航、控制系统的创新性技术方案……

    外场试验是研究的重要环节。研究团队的其他师生,当时大都在全国各地从事试验研究和沟通联络,一年当中有8个月以上都在出差。而当时还是学生的毛昭勇,却被安排了一项特别重要的“差事”——在学院看家,同时负责处理一些研究团队与学校内外的沟通联络及材料整理等杂务。

    看着老师和同学们,都外出试验,忙得不可开交。空荡荡的办公室内,只能听见自己的声音……毛昭勇有点着急了,感到“空虚寂寞冷”。

    不行,不能这么等!

    回忆那段经历,他笑着说,不在等待中沉沦,就在等待中积蓄爆发。

    在导师宋保维的具体指导下,在处理好团队日常事务的基础上;他自我加压,看书、写论文、学英语,思考问题,跟自己“较劲”……

    在西工大,他本科、硕士,直到博士毕业,转换身份成为教师。他的成长可谓“一步一个脚印”的踏实。随后,毛昭勇入选西北工业大学“翱翔之星计划”“新人新方向计划”和陕西省“科技新星”,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计划等课题10多项,获省部级科学技术进步奖6项。

    板凳坐得十年冷。

    经过多年的历练,他已经成为“自主水下航行器”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科技创新团队、国防科工委科技创新团队和“鱼雷技术专业课程”国家级教学团队骨干成员。

    能源动力是自主水下航行器的关键技术。如何利用海洋能拓展航行器的发电技术,这成为新的研究方向。但这个方向,团队当中还没有人深入涉及,怎么办?

    “我来试试看。”毛昭勇斩钉截铁地说。这份底气来自于多年从事水下航行器总体设计技术和系统工程与可靠性优化设计的经验,也来自于赴英国普利茅斯大学学习交流的感悟。

    近年来,他主要从事水下航行器总体技术、动力推进与海洋能新能源应用技术方面的关键技术研究,致力前沿技术和工程技术中的基础应用研究,特别是在水下新型高效推进技术研究中做出开创性工作,并成功应用于“自主水下航行器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这次获奖,对我是莫大的鼓舞,作为年轻人,我们未来要更加努力。”

    激情快乐享受科研

    青年教师的成长不仅要靠条件,其自身素质的提高也是重要的因素。青年教师必须把教学做好,同时重视科研,通过科研来促进学术水平提升和教学水平提高。

    在记者看来,机电学院教师朱继宏应该算是个性鲜明的“怪才”。身材健硕,脸圆圆的他,长的颇有“喜感”。而他的科研之路,也总是和快乐激情相伴。

    在他看来,教学科研与享受快乐是对相爱相杀的“兄弟”。

    在一本名为《Envision and Design》的自制画册中,朱继宏展示了他在绘画设计方面的“天赋”。毫无绘画基础的他,用计算机软件“手绘”出飞机、坦克、航天飞机等未来装备的图景,并配合幽默打趣的解说。“仅以此纪念过去一年结构系统整体设计研究工作所迈出的坚实的一步,并送给我的儿子和他的小伙伴们,祝他们快乐。”

    其实,这本画册和本次获奖,都是朱继宏给自己的“交待”。

    朱继宏,这位江苏兴化的小伙子,自1999年进入西工大学习以来,就一头埋进了结构优化设计领域内,乐享其中。

    他2004年进入西北工业大学工程仿真与宇航计算实验室攻读博士学位,主要从事飞行器轻质结构系统的动力学布局优化设计研究;2006年获得联合实验室国际合作项目的资助,前往比利时列日大学航空航天技术实验室攻读博士学位,从事飞行器多组件系统的布局优化设计研究;2008年获得比利时列日大学飞行器结构设计方向应用工程科学博士学位,2009年作为引进人才回国获得西北工业大学副教授职称、“翱翔之星”称号;2012年破格晋升为教授。

    他先后获得2007年法国CADLM年轻优化设计人才奖、2007年ISSMO/Springer优化设计提名奖、2008年度国家优秀留学生奖以及2014年度陕西省科技新星、2014年度中日韩机械结构系统优化青年科学家称号,并获得2012年度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等多项奖励。

    回忆自己在科研当中的潜行之路,朱继宏并无太多的抱怨……“为什么不让自己快乐一点呢?”他问道。

    “带着激情和快乐去做科研”——这也是朱继宏昔日的导师、如今的团队负责人张卫红教授一贯坚持的理念。

    在项目获奖团队中,朱继宏排名第二。近年来,他主要从事结构系统整体拓扑布局优化、飞行器结构轻量化与性能优化设计等研究方向。

    在许多人看来,实验室的工作是枯燥的,但朱继宏觉得很快乐。无论是站在讲台上面对学生们一张张年轻的面孔,还是钻在图书馆里研究课题,这些对朱继宏来说都是幸福的。“我每天围绕着教学和科研做事,很快乐。”朱继宏言简意赅地道出了学术对青年知识分子的魅力所在。

    他说,“到达一个驿站,又是一个新的起点。拿到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既是对我们之前努力的肯定,又是鼓励我们走下去的鞭策。”

    尽管已是年少成名,但朱继宏仍然喜欢和学生们在一起。在张卫红教授团队中,青年教师的办公室都是和学生们在一起的,这是张卫红教授团队的“规矩”,“这样方便交流,也可以相互促进”。

    张卫红也曾是青年教师,他想以“过来人”的身份告诉他们“教学相长,厚积薄发”。在张卫红教授看来,青年教师的成长不仅要靠条件,其自身素质的提高也是重要的因素。青年教师必须把教学做好,同时重视科研,通过科研来促进学术水平提升和教学水平提高。而且,一定要自觉避免社会上急功近利浮躁心态的影响,讲究学术规范,注重不断积累,扎扎实实地做学问。这也是张卫红对这些获奖青年教师的谆谆教诲。

    效果显著的推进剂

    希望更多的青年人才有机会参与到国家重大项目和课题中。让优秀的青年人才始终处于科研一线,他们才能够把握学术前沿。

    “80后”的青年教师们很清楚,老教师的提携是他们很需要的“推进剂”。

    虽然日常行政管理事务繁忙,但是,宋保维和张卫红这样的团队负责人,还是坚持和年轻人坐在一起讨论,交流学术问题。他们说,青年教师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上要协助和传承师辈们的工作,下要给学生传道授业。所以,他们主张根据青年教师的兴趣和专长安排工作,并且要有序列性,由简到难慢慢成长,不能让他们总是处在不断的变动之中,前后没有连贯性,什么都是浅尝辄止。

    至于科研项目,现在有很多基金和项目可以申请。但朱继宏说,“最重要的还是要自己努力,总得踏踏实实做出些成绩,才能得到这些机会。”

    对于毛昭勇和朱继宏来说,走进人民大会堂,接受国家科技奖励的“机会”,这都是第一次,但他们希望这不是“唯一的一次”。抬头看看身边或年长或年轻的同仁们,他们短暂兴奋之余,更多地是冷静之后的压力。

    毕竟,当日在人民大会堂出现的45岁以下年轻人已经不是少数。大会堂内的“青春的科技支点”,正在全面涌现。

    根据国家科技奖励办公室的数据,2015年度获奖项目第一完成人的平均年龄为54.3岁,主要完成人的平均年龄为47.6岁。其中,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第一完成人潘建伟年仅45岁,刷新了2006年支志明49岁获该奖的纪录。此外,自然科学奖和技术发明奖最年轻的第一完成人都是39岁,科技进步奖最年轻的第一完成人38岁。

    将这一比照的名单,扩大至历年获奖项目的主要完成人,时间的紧迫感更是随之而来。事实上,早在2004年度国家科技奖中就有32岁的第一完成人,以及年仅22岁的最年轻获奖者。

    这一现象并非今年特有,来自《1985—2011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数据统计及分析白皮书》的数据显示,在过去近20年,有关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和一等奖的174个项目第一完成人的统计中,平均获奖年龄是58.68岁,年龄最大者87岁,最小33岁。

    从国家科技奖励工作办公室每年公布的数据来看,国家级科技奖励其实从未把年轻人关在门外。

    “希望更多的青年人才有机会参与到国家重大项目和课题中。让优秀的青年人才始终处于科研一线,他们才能够把握学术前沿。”毛昭勇对记者说。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