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北京1月12日电 (记者陈瑜)记者12日从国家海洋局获悉,我国自主研发的4500米级深海资源自主勘查系统(AUV)“潜龙二号”10日成功完成大洋“首秀”,第一次在西南印度洋断桥热液区下潜,获得该区域精细海底地形地貌图,实现了我国自主研发的AUV首次在洋中脊海底勘探。
据悉,当日中国大洋第40航次科考所在的西南印度洋作业区阳光明媚,风平浪静。8时40分,“潜龙二号”进入万顷碧波中,在无人无缆的情况下,自主地开始其首次深海探索之旅。18时14分,“潜龙二号”被顺利回收至“向阳红10”船的后甲板上。
“潜龙二号”虽然名字里带“龙”,但造型却酷似电影《海底总动员》里的小丑鱼NEMO。相关负责人表示,把潜器设计成鱼的样子主要是为了适应洋中脊复杂地形的要求,让潜器自如翻山越岭,便于水面回收,减少垂直面的阻力,增强水面航行能力。
为应对水下复杂的地形地貌,“潜龙二号”在国内首次采用前视声呐作为避碰控制设备。这是一种成像声呐,即把数据采集进来后,通过图像处理方式来识别障碍和周围环境,结合避碰策略,下达紧急转向、紧急变深或变高以及跟踪策略。在解除危机后,会通过在线路径规划引导潜器回到正确的轨迹上,使其继续正常地执行任务。
据了解,在本次成功下潜的基础上,“潜龙二号”将继续在第一、第二航段开展海上试验和试验性应用。
“潜龙二号”是“十二五”国家863计划深海潜水器装备与技术重大项目的课题之一,由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组织实施,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作为技术总体单位,与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等单位共同研制。这是一套集成热液异常探测、微地形地貌探测、海底照相和磁力探测等技术的实用化深海探测系统,主要用于多金属硫化物等深海矿产资源的勘探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