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克里斯特·杨森 Jan-Christer Janson 瑞典 1938年7月生。国际著名生物分离科学家,瑞典乌普萨拉大学教授,乌普萨拉皇家科学院院士。由中国科学院推荐。 著有经典著作《蛋白质纯化》,在蛋白质层析理论、实践、设备和应用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 从1980年开始与我国科学家开展合作。作为技术负责人,设计和发展了相关蛋白质药物的工艺技术,突破了中试和产业化瓶颈;指导生化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建立了蛋白质分离纯化技术平台,发明了蛋白质的柱上折叠法和蛋白质分离纯化中的抗失活技术;协助我国科学家发明了尺寸均一、高强度的蛋白质层析介质并实现产业化应用。 |
冲村宪树 Okimura Kazuki 日本 1940年7月生。长期任职于日本文部科学省,并获日本国家公务员最高奖“瑞宝重光章”。由中国驻日本大使馆推荐。 亲自主导实施了多项在中日科技合作中具有里程碑式的大事。 大胆实施机构改革,设立在华代表处和“中国综合研究交流中心”;发起和组织了“中日大学展暨中日大学论坛”,全面推动中日两国大学间全方位交流与合作;启动了“中日大型旗舰项目的联合研究”计划,创建了两国政府“联合征集、联合评审、共同资助”合作项目新模式;2014年启动了“樱花科技计划”,当年即全额出资邀请了1200多名中国青年赴日交流。 |
叶甫盖尼·维利霍夫 Evgeny Velikhov 俄罗斯 1935年2月生。国际著名核聚变科学家,俄罗斯科学院院士,瑞典皇家科学院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美国工程院外籍院士。由安徽省推荐。 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创始人之一。ITER计划是目前全球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国际科研合作项目之一。 1990年,鼎力支持俄罗斯将其世界第一台超导托卡马克T-7及其子系统赠送给中科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并帮助升级改造成中国第一台超导托卡马克HT-7,使中国聚变研究跨上一个新台阶。帮助和支持我国成为ITER计划的正式成员之一。20多年来,始终不懈地推动中俄聚变合作与交流。 |
彼得·史唐 Peter J.Stang 美国 1941年11月生。有机化学家,美国犹他大学杰出教授,美国科学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长期担任《美国化学会志》主编,曾获美国国家科学奖、中国政府友谊奖。由中国科学院推荐。 长期从事有机化学领域的研究,在有机反应中间体、有机碘鎓盐以及超分子化学等方面取得重要成就。 2005年以来,先后受聘为中科院化学所等国内多家研究机构和高校的名誉教授,与我国科学家合作发表高水平研究论文27篇,并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项目的美方负责人。积极参与和促进中美两国化学会的交流,推动在我国举办高水平的学术会议。 |
维尔特·伊恩·利普金 Walter Ian Lipkin 美国 1952年11月生。医学病毒学专家,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世界卫生组织人畜共患病和新发传染病联合诊断中心主任。由中国驻纽约总领事馆推荐。 在传染病领域中率先使用消减克隆和高通量测序,发现和鉴定了800多个与人类、野生动物或家养动物疾病相关的病毒,并发明和实施了一系列诊断平台。 2003年SARS流行高峰期,来北京协助我国抗击SARS并指导相关研究,并将携带的1万个检测试剂盒赠与我方,对最终找出战胜SARS的有效手段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与中科院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展了密切的科研合作。 |
卡洛·鲁比亚 Carlo Rubbia 意大利 1934年3月生。先后担任哈佛大学“尤金·希金斯”物理学荣誉教授,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总所长,意大利国家新技术、能源和环境署主任,德国波茨坦可持续性先进研究所科学主任。由中国驻意大利大使馆推荐。 在粒子物理实验领域,特别是弱相互作用研究方面做出了杰出贡献。获得198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大力推进CERN与中科院高能所的合作,帮助建设高能物理实验基地,支持高能所引进CERN发明的互联网。领导CERN在1993年提出了关于“免费使用互联网协议和程序”的决定,对于互联网的发展,包括在中国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
约翰尼斯·弗兰肯 Joannes Frencken 荷兰 1950年2月生。口腔公共卫生学专家,荷兰奈梅亨大学教授,武汉大学客座教授,曾被国际牙科学会评为“1998—1999年度国际牙科医生”,2015年被世界牙科联盟推选为公共健康委员会主席。由教育部推荐。 龋病非创伤性修复(ART)技术的创始人,为不发达地区患者提供了最佳治疗方案。 1998年起,开始与我国口腔医学界合作,积极推动了中国口腔医学会与世界卫生组织在口腔疾病预防领域的合作和交流;通过讲座培训和临床指导等方式,促进了西部地区口腔健康人才的培养和新技术的推广;与武汉大学深入合作,在ART技术应用和材料研究等方面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