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08日 星期五
为啥?降了能耗照样发展
——“两新”产业引领镇江发展脚步更轻快

    □ 本报记者 张 晔

    跨年之际,收官之时。

    盘点2015年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成效,江苏省镇江市科技局局长周必松做了个“小统计”:前三季,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和新兴产业销售收入占比分别达到48.6%和46.2%,继续保持全省第一,对规模以上工业的产值与销售增长贡献率,分别达到66.7%与71.7%。

    与此同时,来自环保部门的数据也让酷冷的寒冬添了一抹“新绿”:2015年前三季度,镇江市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耗消费量960.84万吨标准煤,同比下降5.2%;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8.5%,降幅超年度目标5个百分点,超额完成省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

    一边是“两新”产业引领增长,推动经济“提质增效”迈上新台阶,另一边是能耗不断减少、产业结构日趋优化。“尝到科技创新甜头”的镇江,发展的脚步愈加轻快。

    创业“梦工场”凸显“磁吸效应”

    日前,乌克兰籍核材料专家卡驰诺夫弗拉基米尔教授再次来到江苏海龙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就企业最新研发的核级水性耐DBA防火涂料的专利申报与产业化,为企业出谋划策。

    这位金发碧眼的“洋高管”是新晋的镇江市“331计划”人才,现任企业技术总监。好项目、好势头,是吸引卡驰诺夫的两个硬指标。

    海龙核科技常务副总经理徐斌告诉记者,此前企业在核电站的核防护新品研发中遭遇技术瓶颈。引进弗拉基米尔博士及其团队后,双方经过一年多的联合攻关,最终突破掌握了关键技术。“企业正在筹集资金,该项目将于近日上马,明年上半年可望竣工投产,届时将结束该产品全部依赖进口的历史。”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当下经济发展的活水源头,镇江一方面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创新,另一方面以创新思维鼓励本土人才创业。

    凭借高校云集、产业集聚等优势,镇江市对空置的商厦、市场乃至待拆迁楼宇进行改造,建成总面积近610平方米的创业创新载体,满足不断增长的需求,最终形成一个“盘活资产发展众创空间的镇江模式”。相关经验上报国务院后,被李克强总理批示要求推广。重视创新驱动,培育了经济新动能,也拓展了发展新空间,让镇江经济“强在潜力无限”。

    以该市京口区为例,截至目前已开放“E客”梦工厂、中企信星、翼咖啡等8家各具特色、错位发展的众创空间,面积达2.42万平方米,可为广大创新创业者和初创小微企业提供政策扶持、科技研发、设备使用、融资对接、市场开拓等全方位、一条龙服务。现已入驻“创客”1144人,在孵企业300多个,前10个月实现销售16.2亿元、利税1832万元。

    “点兵”新兴产业“不走寻常路”

    惠龙易通国际物流有限公司董事长施文进,对过去一年镇江经济的“创新发展”,有更具体的感受:过去一年的在线货运交易量和会员发展数,在此前基础上激增了20倍,本月单月税收有望超4000万元。

    作为中国第一个无车无船主承运人的场内交易配送运输电商新模式,惠龙e通整合全国空驶的车船运力帮助货主承运货物,并引入美国斯坦福大学博士团队,发明了基于事件驱动的场内交易货物集中配送运输系统等6项专利。实现了全国一张网、货物集中配送全覆盖。

    惠龙e通创成全国首个场内交易的物流电商平台,是传统物流业转型升级的结果,也是镇江企业“不走寻常路”的缩影。

    也正是因为提前“点兵布局”新兴产业,众多镇江企业走出新常态下“逆势上行”奇迹。

    历经七年,“从一块铝板到一个产业”,镇江新区依托10平方公里的航空航天产业园和通用大路机场,引进瀚星航空、中陆航星等整机制造企业和EA500、大棕熊、格莱赛尔等整机制造项目,碳纤维、碳化硅纤维、玄武岩纤维、相变材料生产以及飞机内饰、天线支架、机身部件等6类产品直接为国产大飞机配套。

    2015年11月2日,中国自主研制的C919大型客机首架机总装下线,镇江企业“组团”参加下线仪式。据统计,全市至少有11家企业协作配套C919研制,未来机舱内能看到的几乎都是镇江产品。

    发端“国产大飞机梦”,镇江航空航天产业“无中生有”,彰显的是前瞻眼光和创新魄力,同时也打开了一个前景广阔的产业新空间。按照现有发展趋势,到2018年全市航空航天产业作为支柱产业的地位可基本确定。

    而随着包括航空航天、核电设备、新能源电气等在内的一批新产业相继成为支柱,镇江更加“高轻优强”的产业新体系正加快建成。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