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08日 星期五
打破信息孤岛发展地震信息传播产业
文·伍国春

■宏观视野

    近日,“江西省九江市浔阳区1月4日下午发生6.9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的消息在网上传得沸沸扬扬,然而消息传出后不久,中国地震台网官方微博就发表声明对此进行了辟谣。这件事再一次凸显,在地震灾难到来之时,打破信息孤岛,准确及时地向社会传播相关信息的重要性。

    近年来,地震信息化发展迅速,地震行业也衍生出不断增长的数据量和数据种类服务需求,从地震信息传播产业发展过程来看,公共服务系统是地震信息传播的应用平台。推进地震信息服务产业的常态化和产品的公众化,提高地震信息服务平台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迫在眉睫。

    根据2015年实施的全国网上调查,笔者认为公共服务系统的信息提供,应该紧紧围绕“人的安全”,提供公众关心的信息,以及基于灾害情景想象的信息产品。例如网上调查显示,高达70.2%的受访者表示地震发生后最关心家人是否安全,其次才关心接下来是否还有地震(18.9%),因此在目前已有的地震微信、微博产品中,应该设计可以确认家人安全的平台;由于近一半的人无法估计发生级别较高的地震时,机场、火车站等交通枢纽,学校、医院等公共设施是否会倒塌,因此建议开发随同自动速报一起发布的建筑物易损情况;此外,登录过地震局系统网站/微信/微博的人中,8成人想了解地震知识,6成多的人想知道自救互救知识。因此,这些平台应强化震后防范和自我保护知识的内容。

    除了内容外,信息传播的渠道也很重要。6成多受访者表示假如发生地震希望通过广播获取地震信息,5成多的受访者希望通过电视和手机短信获取地震信息,接近一半的人希望1分钟以内获取有关地震信息。除传统媒体外,网站、微博和微信等新媒体在地震信息传播中的作用也不容忽视。调查显示有3成多受访者登录或关注过地震局系统的网站、微博或微信,其中5成多关注者根据个人兴趣,不定期浏览。而且在听到地震传言后,有三分之一的受访者会主动通过地震部门门户网站进行确认。新媒体要抓住关键性地震事件,贴近读者阅读兴趣,丰富传播内容,提高地震信息传播影响力。

    公众对地震局工作的不了解,是发展地震信息传播产业的瓶颈。超过8成的受访者认为地震监测、地震预警和地震预报是地震局的工作;6成多的受访者认为地震活动断层探测是地震局的工作;5成多受访者认为地震安全性评价是地震局的工作;仅有2成多受访者认可农居地震安全工程和应急救援是地震局的工作。因此,只有让公众更加了解地震部门做了哪些工作,为什么做这些工作,才能提高公众对建设安全社会的关注,促进地震信息传播产业的发展。

    (作者系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