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 强 通讯员 徐小平 蒋自成
几乎一瞬间,电脑屏幕便生成了红军在进攻蓝军时应该优先打击的目标,并给出了几种方案供指挥员参考。随后的火力打击验证了方案的精确……近日,科技日报记者有幸见证了国防科技大学信息系统与管理学院总工程师刘忠团队研发的某指挥控制系统的神奇。而以往这样的过程需要几个小时甚至几天时间。
指挥所被誉为“战神之颅”,指挥控制系统如同它的“外脑”。刘忠就是这么一位敢为“战颅”添奇智的人。
12月,他带领团队经过5年艰苦攻关的某指挥控制系统,顺利通过研制,正式装备部队。
瞄准信息化战争的核心
初见刘忠,便被他儒雅的气质所吸引。他的身材并不高大,可却充满着力量与激情,特别是谈起科研与打仗,军人气质显露无遗。
刘忠至今清晰地记得海湾战争中美军摧枯拉朽般的攻势给他的震撼。令他印象深刻的并非先进的武器装备,而是其集“指挥、控制、通信、情报”于一体的C3I系统。而当时,我军相关领域还停留在理论研究阶段,差距显而易见。
从那时起,他毅然将研究方向转向军事指挥控制系统。十几年里,他和团队探索出指挥编组、作战模式、流程设计、规划计划等军事问题背后的数理机制,创新性地提出了指挥控制组织体系模型,并应用于多个指挥控制系统,为指挥控制体系建设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持。
2006年,刘忠接到了建设信息系统工程重点实验室的任务。这是我国唯一从事指挥控制研究的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只有建起大规模试验环境,我军才能实现指挥控制系统的全谱系实验。
刘忠欣然领命。3年后,他带领实验室完成了预定目标,顺利通过了总部验收考核,成为指控系统领域的“排头兵”和“国家队”!
近年来,刘忠带领团队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6项。
科研与部队捆绑在一起
一年有近一半的时间在出差,这是刘忠和团队这些年的工作常态。无数次,他带领团队深入部队调研,虚心向官兵请教,力争实现指挥控制和技术的无缝对接。部队指挥员也深刻理解了信息化条件下体系作战的理念。
正因为这样,刘忠牵头研制的指控系统既“想部队之所想,急部队之所急”,又“想部队之未想,急部队之将急”。
一次拟定作战对抗计划,指挥员习惯性选择对蓝军指挥所实施精确打击。然而,刘忠通过目标体系分析发现,这一选择“不靠谱”。他给出了新的打击思路:摧毁蓝军隐藏在一处帐篷内的信息处理站。
指挥员大惑不解。通过系统推演,原因大白:蓝军指挥所一般深藏地下、防御极强,且在作战体系内还有好几处备用指挥所,一旦某处遭受打击,其他立刻能够接替指挥。经过科学计算,系统发现几乎蓝军所有指挥所与侦察力量通信都要经过该信息处理站,该站虽隐蔽却容易打击。一旦将其摧毁,必将瘫痪蓝军指挥体系。
这些年,刘忠用敢为人先的热血豪情,强力推动着部队指挥控制信息化建设的飞速发展:
——2001年,他在世界上首先提出“基于人类组织的信息栅格建模”这一崭新指控建模方法。相关成果被国际知名专家评价为“分布式桌面栅格的四大典范之一”;
——他带领的“指挥控制组织设计与优化”团队于2013年入选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成为军队院校指挥控制研究领域首支“国家队”;
——团队的研究论文在Google scholar引用超过1000次,这在以军事问题为主的国内研究团队中较为罕见。
让一线指挥员科学决策
军队指挥控制是“艺术”还是“技术”?是“哲学”还是“数学”?是“经验”还是“经典”?这些问题曾经是一些部队领导的疑问。采访中,它们也一样困扰着记者们。面对疑惑,刘忠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一次指挥对抗,敌情通报下达后,红军各指挥所采用写稿子、推本子的传统方式,分头制定作战计划。等到精密的作战计划制定完毕后,蓝军突然“不按常理出牌”展开超越式攻击,红军大乱。在战情已变的情况下,有的红军分队竟仍向没有蓝军的阵地发起进攻……
刘忠看在眼里,急在心头。他知道,不借助先进的信息化手段,仅凭人脑的经验决策,是无法适应现代战争需要的。指控系统就是要让指挥员更关注决策,而不是事务,大量节省指挥员的决策时间。
面对急迫的军事需求,刘忠经过大量调研和刻苦攻关,带领团队开发出数字化作战计划系统,运用“大数据机器学习”“军事运筹”“专家系统”等高技术进行计划生成和推演评估。
该系统一经使用,就闪现耀眼光芒:人工需几天甚至一个月才能制定出的作战计划,在系统协助下速度提高了几倍;庞大的作战要素之间协同规划,指挥员结合系统很快拿出了最优方案;甚至一些“想当然”的问题计划在它的“火眼金睛”下也被及时纠正。经验丰富的指挥员不禁对该系统连声叫绝。
这些年来,刘忠团队经过不懈努力,推动了指挥控制领域的技术发展,科研成果在多次重大任务中得到应用,受到部队广泛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