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关注
在这个有“中国水都”之称的鄂西北城市,最常看到的标语,就是“确保一库清水永续北送”。作为南水北调中线核心水源区和调水源头,保护好“一库清水”,对十堰市丹江口市而言,是“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
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已正式通水一周年,累计调水22.2亿立方米,惠及3800万民众。“中线工程是整个南水北调工程的重中之重,保护水源是持续发挥工程效益的保证。”在由十堰市人民政府和中国工程院二局主办的“水都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仁指出,探索水源区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那么,一库清水,如何能永续北送?
水量如何保证?
向丹江口水库要水的,不仅仅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2014年底批复进入筹建的引汉济渭工程,预计将从汉江调水15亿立方米;2015年7月,鄂北地区水资源配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通过,该工程以丹江口水库为水源,引水7.7亿立方米。
“如果未来三条线同时供水,供水保证率可能不高。”丹江口水利枢纽管理局水库管理中心副主任王梦凉坦言,丹江口水库多年平均来水量大概是362亿立方米,但一旦遇到枯水年,将无法负荷三条线同时按照规划值调水。
不过,为丹江口水库进行“支援”的“引江补汉”工程已经在规划当中。它从三峡水库提水进入汉江支流堵河后自流补充给丹江口水库;年调水60亿立方米,远期调水100亿立方米,计划于2019年动工。
外界要水多,丹江口水库自己也不够稳定。李德仁指出,从近15年的监测数据来看,丹江口水库面积各季节年际变化较大,各季节最小水域面积只有其最大水域面积的一半左右。
而从长远来说,未来十年中国的降水带是否会北移?如果北方降水显著增加,对南水北调工程是否会产生影响?李德仁强调,水量调度存在不确定性风险,应建立年可调水量的动态评估机制,构建中线工程调度的多流域气象预报预警与会商机制,合理发展,保证中线工程“有水可调”。
清水怎么长清?
根据监测数据,丹江口水库的水质始终维持在地表水二类,在109项指标因子中,已有106项达到了地表水一类标准。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刘晓文也评价道,丹江口水源地保护工作“成效显著”。
不过,隐忧仍存。刘晓文指出,由于土地瘠薄、岩层松散,降雨集中且多暴雨,再加上土地资源不合理的开发利用,丹江口水库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占比高达52.7%,水土流失会对水质造成不良影响。
在李德仁看来,水质监测方面也需要改进。“水质监测以传统断面取样监测为主,站点分布区域存在较大差异。”他特别表示,丹江口水库流域的监测点分属不同地域的环保部门,不同部门职能交叉,断面重叠,缺乏监测数据共享机制。
李德仁建议,应引入无线传感器网络、遥感等新的监测技术,成立丹江口水库流域生态水质监测综合信息管理服务中心,突破条块分割,构建一个保障南水北调水质安全的水质监控系统。
经济能否“跨越式发展”?
通水之后,丹江口流域更需要长期呵护。
“十三五”期间,丹江口的规划定位,将从“保通水”朝着保证水源区水质水量、风险可控、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保供水”转变。环保部环境规划院副院长吴舜泽研究员说,这是一种“新常态”。
“丹江口流域可以创新治污的市场机制模式,以治水优化经济发展,实现跨越式发展。”吴舜泽指出,保证“一库清水”的治本之策,是实现绿色转型与发展。他建议,丹江口水库地区可以发展特色种植业、养殖业等生态农林业,鼓励发展循环经济;受水区要对水源区积极进行对口协作帮扶,增强水源区自我发展能力。
李德仁则从机制入手,指出随着水源地生态保护压力的增大,“需要重新构建更合理的核心水源区生态补偿长效机制”。
如何更“合理”?基本原则为“谁受益,谁补偿;谁保护,谁受益”。李德仁表示,要建立以公共财政转移支付为主、市场交易为辅的方式,建立“以水补水”的良性循环机制;也要将技术、智力作为补偿项目,构建“输血”和“造血”相结合的生态机制。
“总之,希望丹江口水库地区探索出一条经济欠发达地区建设生态文明的途径,达到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高度融合协调。”吴舜泽这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