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12日 星期六
途无捷径:德国专家比较中德创新之路

    今日视点

    ■探索通往创新“第一集团”之路⑤ 

    本报驻德国记者 顾 钢

    德国墨卡托中国问题研究所副所长本杰恩·康拉德在谈到对中国创新的看法时表示,中国是世界专利冠军,有数字化工厂,但不少产品还在靠手工制作。一些创新领域如IT业发展兴旺,而其他一些领域还在苦苦寻找出路。

    中国急需提高创新能力。那么如何提高创新能力,从德国的经验看有这么几点需要特别重视。

    创新能力需要从小培养

    墨卡托中国问题研究所专家认为,中国现行的教育和科研体制尚有很大改进空间。中国的教育从小学开始就只重视灌输知识,不太重视个性和能力的培养,不太重视社会实践环节,长此以往,培养出来的学生创新思维不足,而一旦思维方式固定后,学生走上了工作岗位,也难以主动地开展有创新性的工作。

    而德国非常重视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德国许多科研机构每年都有公众开放日。记者曾参加过尤利希研究中心的公众开放日,这是个国家级的大研究中心。开放日当天,男女老少都像过节一样前来参观,最多的是父母带着孩子。公众饶有兴致地参观研究所实验室和各种设备,科研人员还给小朋友送上小礼物。开放日有专门为孩子举行的报告会,为孩子们解答各种问题,这种轻松愉快的氛围能激发孩子们的创新灵感。

    创新精神需要社会支持

    德国专家认为,创新能力不足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太看重创新成果,而不重视创新理念和创新过程。对创新性人才和创新过程,社会缺乏足够的宽容和支持。许多人把创新看作是政府和科研机构的事,似乎与个人无关,社会成功人士把资助创新作为自己回报社会的职责自觉性不够。而德国许多企业和个人事业成功后,会建立各种基金或协会来资助创新,在全社会形成一种崇尚创新的氛围。

    在德国很早就有科学赞助人这一称呼,一年一度的诺贝尔奖获奖者大会创始人贝纳多特伯爵就是一位非常虔诚的科学赞助人。1951年,德国刚刚从废墟中站起来,当时德国的诺贝尔获奖者和著名科学家已纷纷迁居国外,德国与国外的科技交流陷于停顿,就在这种极其困难的情况下,莱纳特·贝纳多特伯爵倡议组办诺贝尔奖获奖者大会,以促进德国与世界的科学交流。之后,其夫人索尼雅·贝纳多特女伯爵、女儿贝蒂纳·贝纳多特女伯爵又继承了家族的这项事业。类似的科学赞助人在德国还有不少,如克虏伯基金会、博世基金会,专门资助科教事业,包括资助青年科学家和研究项目。

    创新成果需要法律保护

    墨卡托中国问题研究所专家对中国专利数的迅速增加印象深刻。中国的专利申请数2008年还是40万件,到了2013年就达到130万件,单从专利数来看,可以说中国的创新战略取得了很大成功。但是仔细分析可以发现,大部分专利属于实用新型和设计专利,许多专利还是同一项目被拆分的专利,真正属于重大发明和有突破性的自主创新专利不多。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中外企业专利纠纷有所上升,这说明在保护知识产权方面力度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保护知识产权,维护公平、公正的竞争对创新至关重要。即使在德国这样法制环境较完善的国家,损害创新的事件也时有发生,大众汽车公司“排放门”事件就是最新的案例。大众汽车公司设计的柴油发动机是一款省油的发动机,但是氮化物排放量较高,公司为了把新型柴油发动机汽车推向市场,不惜使用电脑软件操控尾气排放的手法,最后被美国环保部门发现,成了震惊世界的丑闻。大众汽车事件不仅对公司利益造成了重大损害,也对德国的创新形象造成了负面影响。

    创新体系需要政府推动

    德国专家注意到近些年来中国在信息、生物技术等领域创新气氛活跃,创新成果明显,这些领域创新环境比较宽松。他们认为,创新体系需要政府推动,但政府也不应大包大揽,政府的职责是营造创新环境和社会氛围,包括制定有利于创新的教育、法律和税收政策。政府不应过多地参与投资项目,这样不利于公平、公正的竞争。另外,创新不应成为地方政府招商引资的口号,而应是实实在在、坚持不懈的努力过程。

    德国政府在推动创新方面重点做两件事。一是抓人才的培养。要成为创新强国就必须有源源不断的创新性人才,为此,德国每年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各类教育。德国还特别重视双元制教育,即根据个人的兴趣和特点,选择不同的教育和就业途径。双元制教育为德国培养了大量的工程师和技工,这是德国制造业长盛不衰的奥秘。二是抓中小企业。德国中小企业占企业总数90%以上,GDP贡献率占2/3。中小企业拥有很大的创新潜力,但中小企业资金少,法律保护能力弱,需要政府扶持。德国政府明确表示,没有中小企业积极参与,德国“工业4.0”战略就无法实现。

    (科技日报柏林12月10日电)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