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委书记徐建华到天安企业调研 |
东莞天安数码城招聘会吸引各类人才前往 |
企业公园 |
东莞天安数码城营造孵化空间注入创业新鲜空气 |
东莞天安数码城给企业提供优美的工作环境 |
东莞天安数码城打造适宜创新型企业成长的多功能复合空间 |
□ 中国科技报道记者 武泽红 桑 田 方传斌 张荣锋
东莞天安数码城在全国首家“一站式”智慧服务平台的基础上,成功吸引了来自港澳台的企业62家,就业人员达203人,实现两岸四地交流与合作项目31个,促成两岸四地人文交流,搭建研发工程师俱乐部,港澳台青少年实训基地等。
未来两年,东莞天安数码城将再引进港澳台青年创业团队100个,成功孵化港澳台创业企业30家,深入开展四地青少年创业交流活动20场,并全面深化两岸四地科技服务合作与推动两岸四地互联网+科技成果产业化。
两岸四地创新领域合作更加紧密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这将创新发展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要素发生结构性改变,特别是传统的经济增长要素,诸如劳动力、土地和税收等竞争力逐渐消失,两岸四地都面临经济转型、产业机构升级的压力和动力,引入新常态下的协同创新机制,寻求以科技为先导的创新型可持续发展道路迫在眉睫。两岸四地的跨境经济整合,突显其先发优势,两岸四地经济体在全球经济周期与发展中的可持续性会更上新的层级。两岸四地的合作有助于推动传统产业提升竞争能力,而随着两岸经济关系稳步进入“ECFA时代”,两岸在经济上的互动更是迎来崭新的局面。
两岸四地如何实现经济互动?两岸已签署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经济活动突破单向化形态,金融合作、陆资赴台、产业合作等稳步推进。可以预期,两岸四地在金融领域的创新合作将对深化彼此的经济关系起到特殊作用。此外,两岸四地在现代服务业方面的合作也将是一片开发乐土。而广东省有独特优势,应当和港澳台工商界一起来思考、探索深化合作的路径。
应该说,当前加强两岸四地双方合作时机大好、潜力巨大、前景广阔,尤其是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发展理念,以及“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和广东自贸试验区加快建设,为两岸四地合作带来了新机遇新商机。我国积极推动两岸四地协同创新、多学科融合共赢,在各个领域推进两岸四地的广泛交叉和深度融合,并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创新、携手发展、融合发展。
广东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视发展两岸四地在创新等领域的交流合作,重点巩固和加强两地在高科技及创新领域的合作,学习借鉴港澳台地区在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人才创新经验,加强双向经贸投资合作,务实推动多方合作的产业园发展,促进两地合作共赢、共同发展。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东莞天安数码城紧跟产业发展的深刻变化,不断积极探索,打造以粤港澳台地区为主体、面向珠三角地区、具有较大国际影响力的区域性品牌,推动两岸四地在创新创业人才培育、科技创新与产业合作、创意文化汇聚融合等多维度的交流与合作。
东莞天安数码城董事总经理何文表示,一直以来,东莞天安数码城把创新型企业作为重点招商对象,形成了主导优势产业倍增发展,高端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协同推进的良好发展态势。入驻企业包括高端电子信息、新材料、环保技术、云计算、电子商务、3D打印技术等17个领域。园区形成了企业总部、研发中心占比80%,分公司和分支机构占比20%的良好企业集群形态。
目前,东莞天安数码城园区已经聚集了70家工业机器人及自动化设备的上下游企业入驻。香港机器人协会会长单位——东莞市明迪精密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是一家港资企业,主要应用工业机器人生产自动化设备,此前在东莞设有工厂,投资约1000万元。该公司董事总经理余景亮告诉记者,由于看好东莞的投资发展环境,该公司于去年增资设立了研发中心。“东莞传统企业的转型升级,对自动化设备的需求非常大,因此对我们来说东莞拥有非常好的投资发展土壤。”余景亮直言,在研发中心的推动下,该公司实现了产值翻番。
营造良好环境 促进优势资源整合优化
当前正是一个需要创新创业的时代,也是有知识的青年一代大有作为的时代。“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之火越烧越烈,全国各地也涌现出众多各种类型的孵化器和创业空间、创业服务机构和投资机构等。正如广东省委书记胡春华在调研广东省青年创新创业情况时指出,当前我们广东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要全面深化深港合作,加快推进两岸三地在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发展金融、现代物流、信息服务、科技等现代服务业方面的合作。
广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今年2月,以省府1号文发布了《关于加快科技创新的若干政策意见》,并配套出台了一系列关于科技体制改革的政策法规,着力优化全省创新创业环境,助推企业创新。其中,支持企业建立研究开发准备金制度、科技企业孵化器后补助、创新产品与服务远期约定政府购买等政策措施均属于国内领先。紧跟这些法规,许多实际的措施随之落地。由此可见,从中央到省政府,对“创新创业”的重视程度是空前的,这也成为新一轮城市发展的新机遇。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离不开各种创新平台。其中,科技企业孵化器因其为项目和企业提供较完善的孵化服务,而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东莞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的号召,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在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方面做了不少努力,取得了显著成效。首先,东莞出台了一系列创新创业新政,尤其重视创新型孵化器的建设,不仅孵化出众多新型研发机构,还聚集了一大批创新人才,构成了东莞科技创新攻坚、引领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
众所周知,缺乏知名高校及科研机构,曾是过去多年东莞科技创新难以摆脱的短板。直到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依靠人口红利而高速发展起来的东莞加工贸易风光不再,粗放式发展的制造业面临前所未有的产业转型升级压力。渐渐地,东莞把加强产学研合作、创新团队引进作为探索创新突围的路径,开始与国内众多知名高校共建新型研发机构,以产业转型升级的实际需求为导向,引导科研成果产业化,并对创新项目及企业进行孵化。
而作为“三资融合”示范园区及市属“三重项目”,东莞天安数码城以创新驱动、科技创新为支点,以“新城市、新产业、新园区”的思路力促产业高级化发展进程,全力推动高端产业集聚,已成为东莞全面深化改革、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典型样本和强大引擎。
而对于下一步发展,天安数码城有着更宏大的愿景。天安数码城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东莞天安数码城要创建四地融合典范,具体包括:两年内再引进港澳台青年创业团队100个;两年内成功孵化港澳台创业企业30家;两年内深入展开四地青年创业交流活动20场;全面深化四地科技服务合作;推动四地互联网+科技成果产业化等。
东莞天安数码城只是东莞目前创新平台的一部分。据了解,在新型研发机构方面,东莞全市总量达到23家,它们已然成为推动东莞创新创业的攻坚军。2014年东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研发机构分别增加235家和404家;仅新型研发机构就孵化了100多家科技企业,全市数十个孵化器则孵化培育了数千个科技项目,大大推动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氛围。而在全市科技企业孵化器中,港澳台青年创新创业人员超过1000人。
深度拓展合作 促港澳台青年来莞创业
在当前区域创新资源竞争日渐激烈的形势下,城市要发展,需要优质的创新环境。这几年来,东莞努力优化创新环境、大力引进优质项目、大力推动创新载体建设、积极打造高端人才团队,取得了十分不错的成绩。但也应该看到,东莞经济发展情况在全国经济先发地区中具有典型性,制造业发达,但处于产业链中低端环节,与国外发达地区相比,科技创新能力还不够强,要想不断缩小差距,就要有大开放、大科技、大合作的思维,积极融入全球创新体系,广泛吸纳海内外创新资源,大力促进科技创新。而对于众多创业者来说,缺乏资金,或不了解创业政策,或其产品无法对接市场,也缺乏专家、导师的指导,就会导致创业难、成本高。因此,资源整合优化能力是决定孵化器质量高低的重要因素。
对于东莞来说,提到资源整合,不能忽视港澳台的优势资源。东莞是著名侨乡,聚集了40余万来自全国各地乃至港澳台以及海外人士,外商企业众多,其中又以港澳台商投资企业为多,一直以来东莞与港澳台的经贸合作非常紧密。目前,新生代的青年渐已成长,而受全球经济形势的影响及全球化的竞争,不少港澳台地区的青年一代有来内地创业的愿望。
胡春华曾在参加广东青年创新创业交流分享活动中提出,青年应成为创新创业的生力军,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青年工作,为青年创新创业搭建更广阔的舞台,为青年的成长成才创造更好的条件。胡春华勉励各级政府充分利用梦工厂良好环境,实现自身创新创业梦想,并对深港青年梦工厂打造优良创业环境,广纳深港青年人才,为两地青年实现创业梦想的做法给予了肯定。而随着东莞产业转型升级进一步推进,东莞与港澳台合作,从过去生产制造环节,不断向设计研发、产业服务等领域深化,也为两岸四地合作提供了广阔的产业空间。
为汇集优势资源,促进两岸四地合作,今年东莞采取了系列措施,推动港澳企业、专业服务咨询机构进驻东莞。目前,东莞在孵化器服务载体方面的支持包括:每年最高300万元补贴类资助;每年最高300万元奖励类资助;孵化器在孵项目支持:每年最高1.2万元场租补贴;每年最高50万元贷款担保补贴;孵化器投融资机构支持;每年最高150万元投资风险补偿;每年最高150万元信贷风险补偿;每年最高100万元投资后补贴等。近年,东莞还先后组织了系列活动,促进两岸四地的合作,其中包括:莞港澳台创客草地音乐节、莞港澳台工程师行业沙龙、莞港澳台创客交流对接会、赢在东莞科技创新创业大赛等。
2015年,东莞在有条件镇街(园区)建立了“外贸转型升级支援服务中心”,港澳台企业可通过这些中心,获得工业设计、跨境电商、企业诊断等服务,更好推进企业转型升级。
尤其是今年以来,东莞积极落实粤港澳服务贸易自由化政策,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推动莞港澳服务业市场一体化。在环境治理、教学科研、文化产业等方面,东莞不断探索创新与港澳的合作机制,引进港澳元素参与东莞水乡特色发展经济区和长安新区开发建设。
作为国内有影响力的大型孵化器专业运营商,天安数码城在东莞推动两岸四地合作方面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应该说,天安数码城在汇聚两岸四地优势资源方面具备天然优势:首先,天安数码城源自香港,具有深厚的港澳台资源;其次,天安数码城拥有服务1000家港澳台企业经验,深谙企业需求;再次,天安数码城地处珠三角,粤港澳台四地文化接近,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另外,天安数码城内地市场广阔,经济发展稳定;最后,在政策支持方面,东莞市政府重点引导,吸引大量资源集聚。
正因以上种种优势,近年天安数码城聚集了一大批优质的金融服务资源(新鸿基金融、亚洲联合财务、香港大马化、永亨银行、UA融易贷、天安基金)、高校合作资源(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亚洲商学院)、技术合作资源(香港科学园、香港HAIME领导力培训计划、台湾植物工厂技术转移中心、香港城大商学院民营企业家创新互动班),形成了包括高科技企业创业集群、跨国企业研发机构集群、金融投资机构集群和中介服务机构集群等各种机构组成的完整的园区形态。何文认为,东莞天安数码整合了两岸四地各方资源,使其成为推动东莞创新创业工作的一个重要平台。
加快人才聚集 助推创新创业发展
国以才立,业以才兴。千秋基业,人才为先。我国最大的国情是人口众多,最大的优势是可以培养全世界规模最大的人才队伍。“十三五”时期,有效应对发展面临的能源资源和环境等刚性约束,提高全要素劳动生产率,在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抢占先机,实现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都必须把创新驱动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更多依靠人才资源支撑,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增强发展新动能,在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推进结构性改革,促进经济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
东莞市稳步推进“人才东莞”战略的实施,大力做好人才的引进和培育工作,出台系列人才政策,并充分发挥人才政策的叠加效应,努力让人才进得“顺心”、干得“舒心”、留得“安心”,从而大力助推东莞创新创业的发展。
统计数据显示,东莞通过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吸引了众多海内外人才到东莞创新创业。目前,全市共有高层次人才5.5万人,高级职称者3.6万人,其中,中央“千人计划”专家13名,省创新科研团队22个。同时,在全市各科技企业孵化器中,港澳台青年创新创业人员超过1000人,拥有李泽湘教授(香港)、谢耀辉经理(台湾)等一批港澳台创业导师。港澳台青年创新创业项目超过200个,创立企业100多家,涉及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领域,涌现出大疆科技(东莞)、盛凡实业等一批优秀企业。
东莞调整优化人才政策的工作从未间断过。就在本月初,东莞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东莞市成长型企业人才扶持试行办法》《东莞市鼓励柔性引进海外专家来莞工作试行办法》《东莞市技能人才培养五年行动计划》等八项人才政策。目前,东莞市已形成“1+N”人才政策体系,即以《东莞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为“1”,《东莞市特色人才特殊政策暂行办法》等27个政策为“N”,形成最高最新最优人才政策体系。
市长袁宝成表示,东莞对人才的服务不能止于补助和奖励,还要打造符合人才需要的环境和氛围。同时,要严把政策关、做好效果评估、确保把好事办好。政策制定上,在人才来东莞的起步阶段,政府要加大支持力度,打消人才的“后顾之忧”;人才在东莞的发展阶段,要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和人才自身的作用,使人才有“用武之地”。据悉,东莞计划到2020年,港澳台来莞创业的团队和企业数达到300个以上,成为全国吸引港澳台青年创新创业的示范地区。
对于近年来东莞科技创新工作所取得的成绩,广东省科技厅厅长黄宁生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多次来莞指导港澳台青年创业。就在10月末,黄宁生与副厅长刘炜再次来莞调研,在东莞市副市长贺宇和科技局局长吴世文的陪同下,参观了东莞天安数码城。
早在2013年6月,天安数码城便以中国大陆唯一的民营科技园身份正式加入国际科技园协会(IASP),在世界科技园领域占据了一席之地,颇具名声。同时,天安本身源自香港,具有深厚的港澳台资源。因此,借助东莞人才政策优势以及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积极打造两岸四地创新创业示范平台。
四年来,东莞天安数码城引进各类科技人才13000余人,其中国家“千人计划”人才1名,留美博士后3名,博士、高级工程师36人,硕士、中级工程师216名,占比6.4%,本科、工程师占比达47.53%。
创业导师见面会、企业家商学院、香港青少年实训基地等人才合作,产学研对接、技术培训、四地研发工程师俱乐部、知识产权保护等技术支持,社保、子女入学、专利注册、商标注册、人才公寓、文化活动等服务保障,让该园区不仅成为两岸四地的合作平台,更是港澳台人才来莞创业的“家”,吸引更多的人扎根东莞,建设东莞。
对以国家“千人计划”人才——王子俊博士(全球“存储备份软件与开发技术”领头人)为首的创业型科技人才的合作引进,带动了一批优质的创新创业项目的落地。其中不乏有联讯科技的物联网技术运用项目、香港创曦电子、香港亚洲商学院等。
千盛实业(香港)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营礼品工艺品的香港公司,目前就坐落在东莞天安数码城园区内。据其副总经理廖顺才介绍,他们就是被园区对两岸四地人才及创新创业团队的引进所吸引。廖顺才认为,该园区是少有的既有高性价比又深谙港澳台企业需求的产业园,是港澳台创客创业的最佳选择。
据悉,天安数码城提供五大政策,扶持四地创新创业。
一是场地扶持,用地费用第一年由园区予以50%资助,第二年开始予以每平方米30%租金补贴。
二是资金付出,天安创新基金可为创业项目提供最高不超过100万元的天使投资。
三是导师扶持,提供专业的免费创业导师服务。
四是公寓扶持,提供青年人才公寓,并提供1年免租。
五是宣传扶持,提供报纸、网络、微信等宣传,每年投入不少于100万。
在未来的两年时间内,天安数码城计划再引进港澳台青年创业团队100个、成功孵化港澳台创业企业30家、深入展开四地青年创业交流活动20场,以此增强莞港澳台两岸四地合作平台的能量。
构筑全链条孵化体系 打造四地融合新典范
经过5年的发展,科技创新创业活动已越来越活跃,但《国家科技企业孵化器“十三五”发展规划》中明确指出,我国孵化器的服务水平仍需提高。因此,我们要继续积极建设科技创新创业示范区,建设标杆科技企业孵化器,培育高水平、高层次、高素质创业团队,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高成长性企业。
其中,打造孵化链条被作为重点任务提出。“十三五”规划指出,针对不同成长阶段科技企业的需求,建设与之相适应的不同类型科技创新孵化载体,从创业苗圃(大学生科技创业见习基地)到孵化器、加速器,再到产业园等,建立完善的科技创新创业孵化链条。建设“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的孵化体系,制定和完善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加强规范管理。
广东省也在今年出台《关于加快科技创新的若干政策意见》(简称“粤府1号文”),使孵化器获得许多实惠的扶持,有效缓解了孵化器内的在孵企业在成长壮大过程中,容易由于缺乏固定资产而使得企业上市和发展壮大进程受阻的问题。
在此基础上,东莞出台专项政策营造良好发展环境,依托新型研发机构建设高水平孵化器,依托专业镇通过“三旧”改造建设孵化器,依托民营资本引进专业团队建设孵化器。
目前,东莞全市有科技企业孵化器36家,孵化面积100多万平方米,在孵企业1000多家,其中国家级6家、省级11家、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7家。而在这36家孵化载体中,有15家承接了港澳台青年创新创业,如天安数码城、蚁巢、弈投、常平科技园、台湾高科技园(被国台办授予海峡两岸青年创业基地)等,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效应、集群效应和带动效应。
天安数码城采用股权投资、风险投资、天使投资、物业入股等多种形式参与企业成长生命全过程,以令企业折服的前瞻性和执行力,对产业链完美对接进行了积极尝试,展示出了打造创新创业沃土的新姿态。这种姿态体现在企业从孵化、成长、壮大到上市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随着园区两岸四地平台能量的逐步释放,天马创业营、东莞创客空间等新型孵化器加速入园,使园区实现了从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上市辅导的全产业孵化链。
作为一家草根创业企业,位于该园区的东莞市联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联讯科技”)充分利用科技创新和上下游资源,帮助传统企业提高工业自动化程度,提升产品附加值,从而帮助企业产品取得市场竞争优势,在实现客户利益最大化的同时成就自我。做到这一点,不仅需要企业自身在研发、设计上的实力,同时与天安数码城有意识的全产业孵化链的梳理也分不开。
因为天安数码城既汇聚了通讯设备制造企业、光电子制造企业、移动通信终端服务商、物联网应用及云计算技术服务商、电子商务等中上游配套产业,同时也吸纳计算机设备供应商、电子元器件、集成电路、终端设备生产商等下游产业企业进驻。园区可通过资源整合,为两岸四地的企业注入新能量,实现全产业链式优化发展。
同时,天安数码城立足东莞,深耕东莞市场,其经验也会助力企业的发展,在资金方面、信息对接方面和人才输送等方面均对企业提供最大限度的帮助。这些充分体现了天安数码城孵化基地的特点。
联讯科技总经理王磊表示,天安数码城不同于一般的产业园区,不仅会有意识地进行行业资源交叉整合,提供行业全产业链服务,帮助中小企业缩减运营成本。同时,还能给予企业很多方向上的指引,特别是能够为港澳台企业提供相关的政策指导与解读,帮助两岸四地企业有效运用东莞政策。天安数码城所做的这些,能够帮助企业看清发展的方向,找到发展的思路。
除此之外,东莞天安数码城正在试图打造这样一个生态圈:园区是一个“大孵化器”,致力于打造公共服务平台;同时,园区里面还有许多小型的孵化器,如今年3月,一批创业导师发起成立了“天马创业营”、“比亚德创业营”等创业孵化平台,各类孵化器侧重不同产业方向,各司其职,资源又可以充分整合利用,形成了一个很好的孵化器之间的互动,为两岸四地青年创新创业生态圈导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未来,园区将依托当前的成功经验,继续深化莞港澳台四地合作,力争成为两岸四地融合的新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