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气候变化巴黎大会的世界各国代表于5日交上了他们的首周“作业”——巴黎气候协议最终草案,如期出炉,意味着巴黎气候协议谈判取得阶段性成果。
从今年年初在瑞士日内瓦形成的近100页谈判案文缩减到21页的协议草案,这一“瘦身”体现了各方决心努力应对气候变化的共识,尽管草案还有很多项“括号选项”等待下周各国部长级官员做出最后选择。
巴黎气候大会11月30日正式开幕以来,这种共识还体现在多个方面:近150个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出席大会开幕式并发言;183个国家提交了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自主贡献”计划;300多场各类活动正在巴黎布尔歇展览中心顺利举行,其中节能减排、合作共赢已经成为大会多场活动的主题。
就连一向挑剔的各种非政府组织,也对这种共识和大会的进展表示了谨慎乐观。
当然,仅有共识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各方在资金、法律约束力、行动力度等谈判焦点上的分歧依旧。
气候变化巴黎大会能否找到各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最大公约数,达成一个全面、均衡、有力度、有约束力的协议,的确需要摈弃“零和博弈”狭隘思维。即使最终协议达成,具体落实上也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和担当。从这一点来说,“巴黎协议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