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科技创新先导区如何提升创新能力,为新一轮创新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日前,科技日报记者来到国家科技进步示范城市江阴市,走访了市科技局局长赵志军。
赵志军认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已经步入速度调档、结构调整、动力转换的新常态,要素的规模驱动力减弱,经济增长将更多依靠人力资本质量和技术进步,突破转型发展瓶颈制约比任何时候都需要强大的科技支撑。因此,必须要把握好“新”与“旧”、 “大”与“小”、 “内”与“外”、 “微观”与“宏观”、 “硬”与“软” “五个关系”,重点做好着力培育创新型产业集群、着力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着力实施人才强企330计划、着力提升创新载体平台水平、着力提升创新载体平台水平、着力优化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发展环境五项工作。
“就江阴而言,目前仍然是传统产业占主导地位,高新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的比重仅40%左右,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和难点在于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因此,既要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爆发点;更要立足本土传统产业,加快技术改造、装备升级,推动传统产业向产业链、价值链高端迈进,以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的‘双轮驱动’,助推产业结构迈向高端,打造创新型产业集群。”赵志军说。
在这方面,江阴将启动实施重点科技研发计划,聚焦石墨烯、碳纤维、膜材料、机器人、物联网、云计算、生物医药、清洁能源等领域,突破一批产业前瞻性与共性关键技术,支撑形成一批高价值知识产权、战略性产品和先导性产业;
按照“一园区一战略性新兴产业、一镇(街)一创新型产业集群”的创新布局,实施重大科技成果转化计划,加强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重点推进高性能合金材料、特种船舶及海工装备、汽车整车及关键零部件、轨道交通关键零部件、节能环保装备、高端机械及智能装备制造、高效新能源发电及系统集成、新型光电显示材料、智能电网、高档服装及高性能纤维等一批创新型产业集群的发展,引领和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主导优势产业跨越发展。
大力实施专利、标准、品牌“三位一体”的知识产权战略,加快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新材料在冶金建材、轻工纺织、装备制造等传统产业领域的应用推广步伐,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化、品牌化、集群化发展,提升产业层次和核心竞争力。发展壮大基于网络的数字化制造、内容服务、平台经济等新业态,提升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力度,通过建设农村科技服务超市—分店—便利店,搭建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加快形成蔬菜水果、花卉苗木、水产养殖、家禽养殖、有机水稻等特色农业产业链。
在赵志军眼里,大企业强市,小企业富民。中小微企业是市场经济中最活跃的细胞,在增强活力、扩大就业、增加收入、改善民生等方面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它也是大型企业成长的必经阶段。因此,江阴既要着力培育“顶天立地”的创新型领军企业,也要着力培育“铺天盖地”的科技型中小微企业,从而打造以高新技术企业为主力军的创新型企业集群,全面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今年起,江阴将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中的主体地位,推动资源向企业集中、人才向企业集聚、政策向企业集成,大力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民营科技企业—“科技小巨人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上市公司—创新型领军企业为梯队的创新型企业集群”。到2020年,全市新增省高新技术企业300家、省民营科技企业300家,培育创新型领军企业100家、科技小巨人企业200家、科技型上市公司50家。
赵志军对记者说,“高层次人才处于人才结构的最顶端,是企业创新发展的核心力量;本土实用型人才则是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石,两者都很重要,不能偏废。引进高层次人才,是企业实现人才集聚,推进创新发展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同时高层次人才的引进也能带动本土实用型人才整体素质的提升。”
今年起,江阴一方面积极实施高层次人才集聚计划,大力引进诺奖得主、“两院”院士、省“双创计划”人才等高层次人才。高度重视柔性引才,建立柔性人才库,设立“企业创新岗”,以兼职兼薪、特聘顾问、成果转化等方式吸引高层次人才来企业开展人才智力服务;另一方面,积极实施本土实用人才培养计划,鼓励企业根据自身发展目标和人才队伍现状,研究制订人才培养计划,重点加强对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不断适应企业创新发展的需要。加强企业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加大与高校院所合作培养人才力度,选送优秀人才参加各类专业提升培训。到2020年,新引进两院院士30名,引进培育创新创业团队30个、高层次领军人才100名。
赵志军介绍,江阴还将一手抓企业研发机构建设,一手抓公共创新平台建设,着力提升科技创新平台载体的层次和水平,不断完善区域技术创新体系。江阴 “十三五”期间,在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纺织服装、高分子材料、海工装备、绿色钢构等领域规划新建一批产业技术研究院和研究所,支持产业技术研究院实行“一院多所、合同科研、项目经理、股权激励”等科技改革,提高项目研发组织程度及技术创新效率,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进程。
同时,大力发展众创空间,加快打造创客驿站、创新工场等一批基于互联网的新型众创孵化平台,加速集聚一批以企业创二代、大学毕业生、留学归国人员和高校院所科技人员等为重点的创新创业主体,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成效,推动经济转型实现新突破。同时,围绕主导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强化产学研协同创新,支持重点骨干企业牵头组建校企合作联盟和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促进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在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上的深度融合,加快推动产业向价值链高端攀升。到2020年,建成产业技术研究院10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5个,新增省级以上各类研发机构100家,新增企业院士工作站3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达到75%以上。
除此,面对企业创新发展中存在的矛盾困难,既要重视科技政策体系、科技项目争取、科技金融合作等硬环境建设,也要重视科技体制改革、科技创新服务等软环境建设,坚持软硬并举,共同推进科技创新创业环境不断优化,激发全社会各类主体的创造活力,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动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