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24日 星期二
中子弹:杀人于无形的恐怖“战神”
□ 马建光 李 耿

■军事科技与国家安全

    在电影中,中子弹常常被视为毁灭一切的终极武器。事实上,中子弹被渲染为恐怖杀手是有源可溯的。作为一种特殊设计的小型核武器,中子弹在核聚变时会产生大量毫无阻碍的放射性高能中子,对人体产生巨大的辐射,严重危害人的生命,因而被誉为杀人于无形的恐怖“战神”。

    美苏争霸的恐怖产物

    事实上,中子弹在核武器家族里并不是一个“小字辈”,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后期,美国就已经开始了中子弹武器的研制工作。中子弹实际上是一种微型“氢弹”,即利用核聚变方式产生放射性辐射,它不同于一般氢弹的主要区别在于它没有包裹氢弹用的铀238外壳。由于没有专门吸收高能中子的外壳,因此核聚变时会产生大量高能中子,从而对外产生巨大的辐射量。

    随着美苏争霸加剧,美国为了寻找到与苏联“决斗”的终极杀手锏,加快了中子弹的研制进度,并于1977年成功用“长矛”导弹试爆了第一枚中子弹。其后为避免过度刺激苏联,加剧欧洲局面的不稳定性,当时的美国卡特政府暂时决定不生产中子弹,但生产中子弹的关键部件却从来没有停止过。因此,当里根政府宣告正式生产中子弹之后,美国只是将已生产的部件简单组装,就完成了中子弹的快速列装。目前美国已经拥有了规模巨大的中子弹武器库,目前已实现中子弹武器系统的小型化和实战化。

    在中子弹研制领域,苏联也不甘示弱,早在1970年苏联就试验过中子弹,技术已日渐成熟。此外,法国于1980年6月宣布进行首次中子弹试验,并于1985年研制成功,目前已装备战术导弹部队。由于高能中子和γ射线具有很强的穿透能力,可以穿透30厘米的厚重坦克装甲,因而坦克面对中子弹也无可奈何。因此,中子弹是极为优秀的反装甲武器,这也是美国在冷战时期研制中子弹,用来对付苏联装甲集群的初衷。

    杀人无形的冷血“战神”

    事实上,中子弹并不是一种严格意义上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它只是作为战术级核武器设计使用的。

    中子弹被称为是一种“干净”的核武器。由于中子弹爆炸时辐射量巨大,因此也被称为“增强辐射武器”。除了使用原子弹直接引爆外,中子弹还可以通过激光束引爆、电子束引爆、高能化学炸药进行引爆。中子弹爆炸时,聚变能量大大增强,而冲击波和放射性沾染却很少,因而对除人员之外的附带性毁伤很小,因此它“只杀人,不毁物”。试验表明,千吨级的中子弹在500米高空爆炸时,不会对地面建筑物和装备产生严重破坏。当中子弹作为战术武器使用时,可以轻而易举地消灭敌方作战人员,并缴获其武器装备,真可谓“两全其美”。

    中子弹爆炸时其反应过程并不十分激烈,不产生明显的火球,也没有典型的蘑菇状烟云,但是中子弹是杀人于无形的冷血杀手。尤其是其爆炸时产生的强中子流和γ射线对人具有致命的杀伤效果。据测算,当量为1000吨级的中子弹在90米低空爆炸后,就可以在800米半径内产生可以直接致人大脑和神经中枢坏死的大剂量辐射,即使是在数千米之外,也会严重威胁人的生命,使体内器官受到巨大伤害。确切讲,在距离中子弹爆炸点200米范围内任何生命都将直接死亡,而建筑物和武器装备将得以保存;在离爆炸点800米范围内人员如不遮蔽就会在5分钟内失去活动能力,在一两天内死亡。其恐怖的杀伤效果可见一斑。

    人类和平的潜在杀手

    与原子弹、氢弹等大杀器相比,中子弹其实是相对“小巧”的小型核武器。由于其杀伤机理限制,因此比较适合作为战术核武器使用。尤其是其小当量、放射性沾染少、附带杀伤能力弱等独特优势,更是突破了核武器运用的底线。而中子弹一旦运用于实战,势必将对整个人类产生巨大危害。

    与普通的核武器相比,中子弹有许多过人之处。首先,中子弹杀伤威力巨大,使用1000吨级的中子弹,其杀伤效果就相当于5万吨级当量的原子弹。因此中子弹可以对坦克集群进行较为有效的杀伤,由于它的作用距离较远,并且主要依靠中子辐射杀伤坦克乘员,并能破坏坦克内的通信、瞄准和火控系统,因此被称作对付坦克集群的“理想武器”。此外,中子弹还具有放射性沾染少,便于控制杀伤半径的巨大优势。中子弹爆炸时的冲击波和光辐射能量并不强,因此可以在人口密集地区有效控制攻击范围。中子弹爆炸后产生的放射性沾染物质比普通核弹少得多,因此在使用中子弹攻击后不久,部队就可以向受攻击地区开进。

    当然,中子弹也不是“所向披靡”,它的爆炸当量受到限制,应对中子弹的攻击也可以采取对应的防护措施。人员可以躲在较厚的混凝土、湿土中,这样可以有效减少中子辐射的通过。多层高强度的金属与塑料复合材料也可以作为理想的防护材料,而且诸如水、木材、聚乙烯塑料等都可以较好地慢化并吸收中子。

    与普通核武器相比,中子弹具有极为独特的应用价值,势必会对未来战争形态产生巨大影响。

    (作者单位:国防科技大学国际问题研究中心) 

    (本栏目由科技日报军事部与国防科技大学国际问题研究中心联合主办)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