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23日 星期一
一周国际要闻
(11月16日—11月22日)

    本周焦点

    迄今最大最灵敏的暗物质实验揭开帷幕

    迄今最大最灵敏的暗物质实验设备——XENON1T,当地时间11月11日在意大利格兰萨索(GranSasso)地下实验室揭开帷幕,125名科学家将3.5吨液态氙作为“搜捕”暗物质的工具,并对其反应进行监控。

    《自然》评论称XENON1T或将改变历史,或将宣告超对称理论中对暗物质的描述终结。而超对称理论中的大质量弱相互作用粒子(WIMP),是一种仍然停留在理论阶段的粒子,却一直是暗物质最有希望的候选者。

    外媒精选

    美私企SpaceX有望发射第一颗军用卫星

    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可能会为美国军方发射第一颗军用卫星。美国军方下一代GPS卫星发射合同的投标最后期限已经过去,波音和洛克希德合资的联合发射联盟(ULA)拒绝投标,SpaceX 成为唯一的竞争者。

    本周争鸣

    转基因三文鱼上餐桌

    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批准一种转基因三文鱼可用于人类消费,其成为全世界首个被FDA批准上市的转基因食用动物,该事件引起对转基因技术持有怀疑态度的人们的担心。

    草甘膦是否致癌?

    欧盟食品安全监管机构(EFSA)公布一项评估报告认为,农药草甘膦“可能不会致癌”,但这与今年7月世界卫生组织(WHO)认定草甘膦可能致癌的结论正好相反,而生产草甘膦农药的美国孟山都公司可能重新获得在欧洲的营销许可。

    一周之“首”

    人体细胞首次被培育成人工声带组织

    美国一研究小组日前首次用人体细胞培育出了能够发出声音的人工声带组织,小鼠实验显示该组织能够正常生长且未引发免疫反应,这为那些因为疾病或外伤而失去声带的患者带来了希望。

    前沿探索

    常温常压下首次实现用激光制冷液体

    美国华盛顿大学研究人员成功用红外激光将水冷却到36华氏度(约2.2℃),将总是用于加热的激光,在常温常压下用于给水或其他液体制冷,实现了这一领域的重大突破,未来能在医疗、制造和通讯等领域获得广泛应用。

    “新地球”开普勒438b或已遭“毒手”

    英国华威大学研究人员测量结果表明,太阳系外最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之一,具有和地球相似的光照条件、存在液态水甚至大气层的开普勒438b,其恒星耀斑喷发足以“吹走”大气,存在生命的可能近乎于零。

    宇宙丢失物质可能已被找到

    一个国际科研小组首次结合欧洲和美国的望远镜数据,可能找到了“丢失的重子物质”。在除暗物质和暗能量以外的所有可见物质中,约10%构成了恒星及其周围的行星,而理论推算其余90%的重子物质一直未被发现,这些“丢失的重子物质”现可能被找到了。

    一周技术刷新

    人造皮肤能知冷热并分轻重

    来自美国和韩国的两个研究小组日前各自独立开发出一种人造电子皮肤。该材料不但能感受到冷热变化,还能检测出极其细微的压力,未来有望借此开发出有“触觉”的可穿戴设备和假肢。

    检测和跟踪心率可用随身智能手机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正在开展一个称为biophone的项目,研究利用智能手机加速计获取生物信号,以帮助携带者随时了解他们的心率和呼吸频率。评估称这种方法的准确性可与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批准的监测心电图和呼吸的设备相抗衡。

    激光瞬间加热材料温度超过太阳

    英国物理学家提出一种新的加热机制,通过高能激光产生无对撞静电冲击波,能在20飞秒内把小块固体材料加热到千电子伏特级别,比太阳中心温度还要高,该方法有望为研究热核聚变能源开辟新途径。

    流动也能产生电的液态金属问世

    日本东北大学研究人员让水银或镓合金这样的液态金属以每秒2米的速度流过石英制成的直径0.4毫米的细管,结果获得了千万分之一伏的电。产生的电量与流动的速度成正比。这一发现将有助实现发电装置的超小型化。

    奇观轶闻

    “昆虫机器人”能飞会游

    美国科学家研制的“昆虫机器人”历经首次飞行和降落成功试验后,现已能从空中直接入水游动。未来有望凭借导航系统在飞行或游动中能按照既定路线行进,最终目标是协助农作物授粉以及救灾中定位受灾人。 

    (本栏目主持人 张梦然)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