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16日 星期一
融入“国家战略”,探索转型升级新路径
——江阴高新区建设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纪实
■ 本报记者 过国忠 通讯员 阮 波 张 坡
创业园、文化创意产业园全景图顾强摄

    地处江尾海头,扼长江“咽喉”之要塞,江阴人一向敢想,敢闯,更敢干。

    浸润着奔腾不息、气势如虹的长江文化,成立20多年来,江阴高新区从跻身高新区“国家队”,到获得科技部批复同意创建国家创新型特色园区,到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顺利通过考核验收,再到入列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谱写了一曲县级市高新区蝶变腾飞的“传奇”。

    怀揣弄潮儿劈波斩浪的豪迈气魄,成立20多年来,江阴高新区不仅以全市土地面积的5.4%创造了全市四分之一强的地区生产总值,成为江阴经济增长的强力“引擎”,更走出了一条“以自主创新推动传统产业和本土企业高新化”和“以人才引领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育成化”的特色转型发展道路,成为江苏乃至全国创新的“科学发展先行者”。

    挑战自我,突破自我,新时代的创新创业大潮中,今天的江阴高新区人并没有停歇脚步——

    在这里,华泰汽车自动变速器、中芯长电3D集成芯片、兴澄特钢钢板深加工、星科金朋集成电路封测等一批超10亿美元、超50亿元重特大项目纷纷签约落户或开工建设;

    在这里,国家级的中欧示范型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内先后吸引了荷兰、比利时、德国、以色列等国的一批跨国公司研发中心和国际技术转移中心落户,已入驻世界500强跨国公司亚太地区研发中心5个,累计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5000多名;

    在这里,诺贝尔奖得主研究院、“千人计划”物联网产业技术研究院、江阴中德国际技术转移中心、江阴中瑞国际生物医药创新中心等一批成果转化孵化机构和国际技术平台引人瞩目;

    还是在这里,面对复杂的经济形势,主要经济指标全面实现“双过半”,今年上半年,全区完成GDP 385亿元,实现了9.9%的高增长率……

    主动对接,抢抓“国家轨道”的机遇“红利”

    2014年10月,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支持南京、苏州、无锡、常州、昆山、江阴、武进、镇江等8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苏州工业园区建设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放眼苏南,首个以城市群为基本单元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诞生,意味着以创新驱动为内核、以一体化发展为特色的“新苏南模式”正式开启。

    可以说,以自主创新为“动力源”的国家战略,不仅让“国字号”的高新区迎来了转型提升的最佳契机,更激荡起了新一轮创新驱动、先行先试的发展热潮。

    “打造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不但要搞科技创新,还要引领更大区域的创新驱动发展;不仅要注重技术层面的创新,还要注重科技体制改革方面的先行先试;不再是‘独善其身’,更要打破行政壁垒,实现区域一体化的协同创新……”

    毫无疑问的是,苏南获批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之后,将倒逼推进科技体制机制创新,推行股权激励试点、深化科技金融改革创新试点、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管理试点工作,以更加优惠的财税、经济、政府采购、考核政策支持地区创新型经济发展。

    当昔日的创新创业热土被赋予了新的时代使命,手攥入列国家发展轨道的“政策红利”,如何抢抓发展机遇,主动对接、融入国家战略,在激烈的区域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摆在江阴高新区面前的一道“必答题”。

    打造“转型升级示范区、科技创新引领区、对外开放窗口区”!

    面向未来,江阴高新区选择了这样的答卷——

    以培育和引进领军型企业、旗舰型项目为主要抓手,以创新创业为重要支撑,以主导产业转型升级和集群发展为主攻方向,更大规模集聚创新核心要素,更大力度引进重特大项目,更高标准建设一流高新区,努力把高新区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特色鲜明、环境优美”的国家高新区和苏南地区的科技创新引领区、转型升级示范区。

    “我们清楚认识到,必须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不断突破,必须最大限度地激发科技第一生产力的巨大潜能,才能把示范区这块‘金字招牌’擦得更亮。”江阴市委常委、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冯爱东说。

    政策先行, 打造“创新创业”的优异生态

    事实上,尽管经过20多年的发展建设,江阴高新区已经形成了相当的技术、产业、资本等先发优势,但发展空间的局限、高端人才资源的先天不足、相对滞后的体制机制仍然是新一轮创新发展的桎梏。

    如何突破?

    “我们只有向技术前沿要动力,向产业高端要空间。必须以国际化的视野,从扶持政策、引进人才、创新机制等方面突破,以此来营造示范区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建设新型科研机构,发挥科技金融的助推作用,推进区域协同创新,培育高成长性创新型企业。”高新区科技局局长王彪说。

    去年来,江阴高新区借力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政策、资金、人才等方面“给力”政策,在问题导向的基础上,开启了全新的探索——

    在落实好中关村“1+6”政策,积极推广先行先试新四条政策的同时,江阴高新区先后制订出台了《江阴高新区创新型产业集群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和《江阴高新区创新型产业发展引导基金管理办法》,财政每年安排5亿元,在企业技术创新资助、科技金融和科技服务扶持等方面加大政策激励力度,大力整合人才、技术等创新资源,加快重大项目建设和重大科技成果转化。

    此外,江阴高新区还创新体制机制,强化资本支撑,充分发挥科技金融对创新创业的支撑作用,培育壮大高新区多层次的创业投资和资本市场,构建广覆盖、宽辐射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力图使科技金融成为创新创业的“加油站”——

    设立以“首投”为重点的创业投资,大力发展天使投资,以高新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为依托,设立总规模1亿元的天使投资引导资金,促进天使投资支持种子期、初创期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壮大;

    发展以“首贷”为重点的科技信贷,建立科技担保、科技金融风险补偿等各类资金3亿元,营造科技、金融、产业一体化的生态环境,构建覆盖科技创新全链条的金融支撑体系;

    创设以“首保”为重点的科技保险,设立科技保险专项补贴,用于补贴科技型企业和研发机构投保科技保险所发生的保费支出,不断提高科技型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能力。

    同时,江阴高新区还创新工作思路,利用本地拥有35家上市公司、36只股票和高新区15家海内外上市公司地区总部及功能性机构,在靠近江阴主城区的3.5平方公里范围内,有针对性地出台扶持政策,推动各类社会资本、企业特别是上市公司的投资落户,积极引进金融街控股等国内知名商业地产运营商加速金融总部的开发建设,力争打造江苏省开发区首家上市公司总部集聚区,使之成为独具江阴高新区特色的“城市名片”。

    海外揽才,玩转匹配“产业链”的“人才魔方”

    位于江阴高新区生物医药加速器内的贝瑞森公司,是国内唯一一家提取并创新应用贻贝粘蛋白的企业。诺奖获得者本特·因格玛·塞缪森教授的加盟以及生命科学中国(江阴)研究院的成立,使得贝瑞森不仅有了国际顶尖技术的支撑,也有了更清晰的国际化发展战略视野;

    无独有偶。诺奖得主科里教授团队与主打节能环保产品的制造业企业双良集团的合作,不仅使其跨界进入了新兴产业领域,更纯熟地玩转起“人才+项目+资本”的魔方,转型升级的路径异常清晰。

    这正是江阴高新区集聚高端创新资源的一个个缩影。

    近年来,江阴高新区在营造良好创新创业环境的同时,立足行业科技前沿,突出国际视野,在全球范围内搜寻行业领军人才,部署与“产业链”升级相协调的“人才链”,向顶尖人才伸出橄榄枝,意图实现科技创新、人才集聚与产业升级的联动发展。

    去年来,一大批行业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在这里落户,一大批科技创新成果得到孵化转化。目前,引进诺贝尔奖获得者创办研究机构4家,全区大中型企业研发机构建有率达100%,拥有有效发明专利总数达500件,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已达4.5%。

    “创新驱动的本质是人才驱动,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冯爱东说。

    在集聚高端人才资源的同时,江阴高新区还积极探索“以重大项目带动人才集聚、高端人才推动产业更新”的双向互动模式,强化对领军人才的激励,发挥领军人才对推进产业升级和转型发展的支撑作用。

    加大股权激励力度,鼓励企业以股票期权、限制性股票等方式对科技人员给予股权激励,使企业科技收益与研发人员个人收益有机结合;引导高校院所、国有控股的院所转制企业建立健全科技成果所有权的认定和激励机制,鼓励科技人员以自有知识产权作价入股企业或转让,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

    如今,按照“引种子、建苗圃、育森林”的引才路径,江阴高新区已成功创造了“引进一名领军人才、带动一支创新团队、撬动一个新兴产业”的转型典范,人才、科技、资本,正在“研发孵化、科技加速、产业转型”的发展模式中相生相长,有机融合。

    链接全球,打造开放创新的“桥头堡”

    不久前,江阴中德国际技术转移中心有限公司刚刚获得江苏省2015年度国际科技合作项目的立项。

    这家由德国亥姆霍兹联合会提供技术支持、设立在江阴高新区的国际技术转移机构,即将围绕新能源、环境保护、智能制造等工业4.0相关的项目,展开技术转移及孵化工作。

    以“2015中德创新合作年”为契机,江阴高新区今后还将深化与德国的全面合作,积极承接德国高技术转化及应用项目和人才团队来高新区创新创业。同时,进一步扩大江阴中德中心在国内和海外的影响力,确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运作机制,采取“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模式,积极发挥江阴中德转移中心“红娘+保姆”作用,发挥江阴中德技术转移中心品牌效应,为中德双方企业在科技合作、成果转化、技术推广、人才培训、产学研用等方面提供服务,建立完善德国高新技术项目引进和孵化平台、高新技术交流和培训平台,为发挥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的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提供有力支撑。

    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加快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在更高起点上推进自主创新,在创建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的实践中,江阴高新区正力图将自身打造成为开放创新的“桥头堡”。

    以设立在江阴高新区的国家级中欧示范型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为例,其通过大力实施创新国际化战略,不断扩宽国际科技合作渠道,有效链接全球科技创新资源,区域国际科技合作能力显著增强,海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加速集聚,国际科技合作平台建设取得了卓著的成效——

    基地内先后吸引了荷兰、比利时、德国、以色列等国家一批跨国公司研发中心和国际技术转移中心落户,已入驻世界500强跨国公司亚太地区研发中心5个,基地内企业累计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省级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共16项,相继设立10家海外引才工作站、5家创新驿站,累计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5000多名,先后成立了诺贝尔奖得主研究院、“千人计划”物联网产业技术研究院、江阴中德国际技术转移中心、江阴中瑞国际生物医药创新中心等一批成果转化孵化机构和国际技术平台。

    与此同时,为了持续激发企业的科技创新活力,江阴高新区与美国斯坦福大学、哈佛大学、杜克大学、中科院、上海交通大学等100多个国内外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各类合作平台。不仅吸引这些科研院所与高新区企业开展了300多项重点产学研项目合作,鼓励他们来高新区联合办学、设立学院;不少海内外知名研发机构、跨国公司被吸引到江阴高新区设立全球性或区域性研发中心,与园区企业开展深度合作;世界著名高科技园区与江阴高新区的合作日益紧密……

    如今,江阴高新区借助经济、科技和开放的优势与特色,这里正面向全球搭建起一个更加广阔的科技合作交流平台,加速各种创新要素资源的流动,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一个创新型经济发展的“新高地”正日益崛起。

    产业链招商,大项目夯实转型发展基础

    “项目是高新区的生命,没有项目,稳增长就是一句空话,示范区建设就会流于形式,转型升级就没有支撑。”冯爱东说。

    多年创新发展的经验,让江阴高新区人清醒地认识到,有针对性地开展招商活动,狠抓产业链招商,正是转型发展,加快产业集聚和打造特色鲜明产业集群的最佳路径。

    近年来,江阴高新区突出主导产业链高端、整机和终端、前沿技术及自主知识产权三大关键,先后组织赴上海、北京、杭州等国内一线城市及美国、日本等地,加大产业链招商力度,放大产业链关联项目的带动效应,力求以链内项目的持续落地来迅速壮大产业规模,提升产业层次。

    功夫不负有心人。截至今年9月,总投资12亿美元的中芯国际芯片制造项目、总投资5亿美元的新加坡星科金朋半导体封测项目、总投资2亿美元的科美半导体项目以及曙光星云城市云计算中心、美国奕洋光电科技等一批重大项目正式落户高新区。

    同时,美国高通公司参股投资中芯长电已经公司董事会通过,中国检测中心项目正在加紧论证启动,阿里云创新创业基地、国家卫计委移动医疗产业园等重点项目已进入签订协议、筹备建设阶段……据统计,今年以来,四个专业园区累计引进各类科技创业项目95个,其中总投资2000万元以上的20个。

    引来项目更要服务项目。当前,江阴高新区正狠抓总投资370亿元的26个重大项目的竣工投产,强化跟踪协调和督促推进,确保中德电子、中南地锚、荷兰达门等10个先进制造业项目年内全部竣工投产。同时,围绕华泰汽车产业园、中轶凯仑电动商务整车项目、长电科技高脚位集成电路项目、中芯国际3D集成芯片项目、兴澄钢板深加工项目、科技金融街区等8个超10亿美元或70亿元重大项目的落地建设“强攻突破”。

    冯爱东介绍,下阶段,高新区将继续加大对重大项目的跟踪、督促和协调力度,千方百计破解要素制约,不断加快项目建设步伐,确保项目早竣工、早投产,努力实现新上竣工项目新增年开票销售200亿元以上。

    “推进落实一个大项目,激活孕育一条产业链,打造形成一片产业集群”。今日江阴高新区,以产业链聚资源,以大项目夯基础,新一轮发展的爆发力和持久力正在这片创新创业的热土上生发,孕育……

    做强“特”字,产业集群筑起经济转型新优势

    江阴高新区是国家特钢新材料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单位,全球最大的钢帘线生产企业、全球最大的单体特钢生产企业、全球最大的笔记本电脑主板电路板生产基地、全球最大的麦芽加工基地、全国最大的钢丝绳和大桥缆索生产企业、全国最大的半导体封装测试企业……

    一连串的“最”字诠释着江阴高新区的不凡与荣耀。

    作为孕育这些企业的“母体”,20多年发展,江阴高新区不仅形成了金属新材料及高端制品、高端智能装备、融合通信装备及材料、现代中药及生物新药等先进制造业和总部经济、软件及服务外包、文化创意、城市经济、现代物流等现代服务业共同发展的产业格局,更在新材料、汽车、集成电路等领域构筑起了一个个特色“产业高地”。

    王彪告诉记者,根据江苏省委、省政府《实施意见》的要求,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建设要适应世界科技创新和产业变革大势,大力集聚全球高端创新要素,推进原始创新和重大集成创新,突破核心关键技术,获取重大原创成果,促进科技成果资本化、产业化,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向技术前沿要动力,向产业高端要空间。这是江阴高新区新的发展路径。

    结合自身发展实际,江阴高新区构想了“一个科技城、五大产业园区”未来发展“画卷”,将重点打造特钢新材料及金属制品科技产业园、汽车整车及关键零部件科技产业园、传感网(集成电路)科技产业园、现代中药及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园、高端智能装备科技产业园五个特色产业园区。

    目前,一个名为创新型产业集群“532”计划正在紧锣密鼓的实施——

    打造特钢新材料及金属制品、汽车整车及关键零部件、现代服务业3个千亿级和微电子集成电路、现代生物医药医疗2个五百亿级创新型产业集群,努力建成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试验区和区域创新一体化先行区。

    何以“剑指千亿级”?

    积极建设重大创新平台——规划设立7.37平方公里的特钢新材料及其制品科技产业园,启动建设特钢新材料产业技术研究所;

    引进重大产业项目——从最早引入贝卡尔特开始,近年来,如兴澄特钢与北欧知名企业深度合作的投资15亿美元的特种钢板深加工项目,华泰汽车集团投资70亿元的变速箱项目等“落户”,带动着产业快速发展。

    产业链协同创新——德国采埃孚公司、德国舍弗勒集团、日本发条株式会社、日本日产汽车集团、德国宝马汽车集团等全球知名企业,都纷纷成为江阴高新区特钢新材料产业集群相关企业的重要客户和合作伙伴。通过与国外配套知名公司的合作,集群相关企业在技术创新、产品质量等方面的水平进一步加强。

    梳理特钢新材料领域的发展路径不难发现,围绕区内的特色产业,江阴高新区正通过搭建公共创新平台,引入重大项目,与产业链各个环节的龙头企业协同创新等举措,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大力推进企业集群、产业集聚建设,探索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道路。

    这里充满着激情与梦想,这里充溢着创造与活力。

    不断完善政策制度体系,让人才留得住、成果可转化;加快对外开放步伐,引领经济发展跃上新境界;打造特色创新产业集群,为创新发展夯实产业基础;借力改革,破除束缚科技创新、产业转型的体制机制障碍……

    在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新征途上,江阴高新区正全面推进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积极推动创新政策的先行先试,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全面提升区域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在这里,记者喜悦看到,挟江海雄风,一个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的“主引擎”正在“发动”。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