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目前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旧的发展优势已经逐渐弱化,而新的竞争优势尚未全面确立。中国实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事关中国经济稳定增长的关键因素。
不久前,由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国发院)、经济学院和中国诚信信用管理有限公司联合举行的中国宏观经济论坛(2015年第三季度)上,专家学者针对我国金融体制如何创新推动实体经济增长,以破解创新驱动发展资本短缺的困局,直抒胸臆,提出了颇多有益的见解。
解决中小微型企业融资难
“中国现在真正的问题不出在货币政策上,而是在金融体系上,因为我们的金融体系还是间接的,即银行为媒介的金融体系,那就必然创造出一系列的杠杆。”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金融研究所所长王国刚率先指出。
近日,由国发院发布的《中国实体经济发展资本错配与扭曲的成因与破解思路》报告称,我国最基础和重要的实体经济部门——制造业发展的资金来源,主要依靠以大银行为主的金融体系提供间接融资形式的短期贷款。中国银行体系新增贷款中的中长期贷款主要投向国家制定的重点基建项目,惠及民生的重要领域项目、各种类型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走出去”的重点项目以及上市公司和大型国有企业。而由于中小微型的制造业企业获得的中长期贷款比重相对很低,普遍面临融资贵、融资难的现象,并且获得的银行贷款多以短期为主。据实地调查,在56家受访的中小微企业中对超过一年期限的长期贷款需求是54家,而获得这类贷款的只有两家企业,23家获得的是短期贷款。
现阶段我国实体经济的发展过程中,缺的并非是否存有足够金融资金,而是维持实体经济发展的长期资本和创新资本,当前其核心困境是维持发展所需资本的长期化和实际获得资金短期化之间的错配和扭曲,换言之,就是中国当前缺乏某种适宜的金融机制,将社会储蓄资金有效转化为维持当前阶段实体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消除“影子”银行与“僵尸”企业
以出口为导向的中国制造业相关产业普遍出现了企业偿还负债能力的弱化以及相当比例“僵尸”企业的典型现象,使得中国制造业为主的实体经济企业处于风险暴露期的特定阶段,显著加大了现阶段金融体系对实体经济短期贷款倾向及更高风险溢价索取的要求。
影子银行体系以及民间非正式金融体系的盛行,不仅仅推高了中国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且加剧了中国实体经济发展所需求的长期化和所获得贷款资金短期化之间的内在矛盾。而正式金融体系发展的滞后以及政府控制带来的资本市场发展不足,迫使中国实体经济对影子银行体系以及民间非正式金融体系的高成本融资形成一定程度的依赖性。
《报告》提出,通过对中国银行体系禁止发展直接融资方式的管制政策逐步解除,鼓励银行业的混业经营以及直接融资方式的创新举措,可能是目前情境下从根本上解决银行体系的短期资金和实体经济长期发展资本之间内在矛盾的可行思路与破解途径,从而构建真正适宜于实体经济特定发展内在需求阶段以及转型升级特征的金融体系。
破解创新驱动发展资本短缺困局
目前,中国已进入依靠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关键时期,制造业为主的实体经济创新研发活动以及专利产业运用活动,均迫切需要具有长期性质的资本资金加以全面扶持和激励。
在这种背景下,我国的大银行体制以及金融抑制政策带来的短期贷款的偏好,严重不适宜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及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发展需求,在房地产泡沫等高利润行业并行的条件下,激励企业将各种生产资金与利润从实体经济部门转移到房地产泡沫行业、股市以及高利贷行业,从根本上抑制了实体经济企业投资于创新研发活动等高端竞争力的内生动力,对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造成了突出的抑制效应。
如何解决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和自主创新能力提升过程中的长期发展资本短缺困局呢?
《报告》提出,在中国经济“新常态”的特定背景下,通过容忍和鼓励中国资本市场的全面发展乃至适度的泡沫化,对创业板、新三板以及主板市场适当容忍一定程度的泡沫性。适当鼓励和加快创业板、新三板市场、股票市场等直接融资金融市场规模的扩张,建议考虑在京津翼等核心区域板块设立创业板和新三板市场,促进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增强区域经济发展的金融动力。而我国巨大的经济发展区域性格局以及发展差异显著的区域板块可以为此提供独特的发展空间和经济基础支撑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