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焦点
彗星上首次发现氧气分子
美国密歇根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通过对“罗塞塔”号彗星探测器数据的分析,在67P/丘留莫夫-格拉西缅科彗星(简称67P彗星)彗核周围的气体——彗发中发现了氧气分子,这在历史上尚属首次。
科学家们曾在其他有冰的天体,例如木星和土星的卫星上也发现过氧气,但对彗星来说这还是破天荒的第一次,这极有可能刷新人们对太阳系形成过程涉及的化学反应的认识。
外媒精选
德国“仿星器”接近投入使用
“仿星器”是模拟恒星的器材,主要用来进行受控核聚变研究。坐落在德国一间实验室内的“仿星器”Wendelstein 7 x核聚变堆日前第一次被打开,该装置一次运行可以连续约束超高温等离子体长达30分钟,且相对环形托卡马克反应堆更安全高效,研究人员希望其有助于实现核聚变能量的可控使用。
本周争鸣
加工肉风险高?
位于法国里昂的世界卫生组织下属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正式公布研究报告,分别将火腿、香肠、肉干等加工肉制品和牛肉、羊肉、猪肉等生鲜红肉列为“致癌物”和“致癌可能性较高”的食物,红肉致癌的说法让众多人惴惴不安。
“最”案现场
最“长寿”的高温燃料电池
德国尤利希研究中心研发的一种高温燃料电池连续使用寿命超过7万小时,比以往任何一种陶瓷燃料电池的使用寿命都长。这种固体氧化物高温燃料电池非常适合家庭或小型企业,以及卡车、火车或轮船的电力供应,被认为是德国能源转型成功的一个重要的基石。
前沿探索
土卫二核心与原始陨石类似
日本东京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通过模拟实验发现,土星的卫星土卫二核心的成分与原始陨石较为类似,其地下海洋中或存在氢气。如果这一点得到证实,将表明土卫二地下海洋或具备孕育生命的可能性。
英科学家创造出声波牵引波束
牵引波束的幻想要成真了吗?英国研究人员创造了新型的声波牵引波束,通过小心控制扬声器的输出功率,可以让被控制在某一点力场上的物品悬停、移动或旋转,即仅用声波就能举起和移动物体。而之前此类研究局限于在物体周围布满扬声器,限制了物品的移动范围,也很难拓展其他应用。
识路导航可改变大脑组织
以往研究表明伦敦出租车司机的大脑海马区(主要负责学习和记忆的大脑组织)有扩大迹象。近日,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的科学家确认,学习识路导航信息可使大脑海马区发生变化,换言之,正是在复杂道路上开车的经历使伦敦出租车司机的大脑海马区变大了。
“尤利西斯号”力助天体形成研究
美国航天局和欧洲空间局科学家利用“尤利西斯号”太空探测器检测到900多个粒子,详细记录了这些星际尘埃的质量、大小和飞行方向等数据。该成果将帮助科学家对宇宙天体形成过程中星际尘埃所扮演的角色有更深刻的理解。
一周技术刷新
“终极电池”研究迈进一大步
英国剑桥大学科学家开发出一种可在实验室运行的锂—氧电池工作系统,能量密度极高,效率达90%以上,迄今为止可充放电超过2000次。该新设计为开发出实际应用设备指明了路径,但真正走上实用至少还需10年。
蛛丝传感器有助搜寻火星生命光纤
欧空局资助的一个科研团队用蜘蛛丝替代传统的光学纤维来制造光学传感器,这种光学传感器可用于搜寻生物过程产生的微量气体。对于寻找火星上可能的生命的科学家们来说,该设备可检测出微生物代谢释放出的少量氨,同时又对火星大气中大量的二氧化碳不敏感。
奇观轶闻
用钻石尘给地球降降温
气候科学家们一直在讨论向天空喷射水基硫酸盐来反射和散射太阳光,以给地球降温的可行性。但因极具争议性,至今未进行过测试。而美国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经过计算认为,用金刚石或氧化铝的固体纳米颗粒来尝试这种“太阳辐射管理”可能更有效,对环境的破坏也比硫酸盐要少。(本栏目主持人 张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