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29日 星期四
如何让我们的孩子多玩一玩?

■教育时评

    文·熊丙奇

    国家主席习近平访英期间,出席了全英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年会开幕式。他在致辞中提到了由英国广播公司制作、不久前红遍网络的纪录片“我们的孩子够强吗?”,该片对比了英式教育和中式教育。习近平表示,他高兴地看到,通过人文交流,中英两国文化中的精华正在对两国人民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产生着奇妙的“化学反应”。英国民众通过英国广播公司对中式教学法的宣介,认识到严师出高徒的积极效果。同样这部片子在中国网络上的热播,也让中国民众认识到张弛有度在子女成长中的重要作用,中国孩子玩的太少了,要让他们多玩一玩。

    如何让我们的孩子多玩一玩,是我国基础教育面临的现实问题。我国学生的学业负担很重,很多孩子几乎把所有时间都用到学习上,过着学校和家两点一线的生活,这不但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有关调查显示,我国青少年的体质在逐渐下降——还影响学生的人格、兴趣发展,围绕考试而展开的应试学习,限制了学生的创新创造力培养。

    近年来,针对学生课业负担沉重的问题,教育部曾多次发布减负令,禁止学校补课,要求学校减少作业量,但是减负的实际效果并不明显,往往是校内减负,校外増负,离开学校的学生马上进入培训班。针对学校只重视知识教育而忽视学生美育、体育、劳动教育的问题,国务院也接连出台文件,但如何让学校真正重视起来,让学生能在玩中学,学中玩,还需要有进一步的措施,以从根本上转变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教育观念。

    必须认识到,造成我国学生玩得太少,甚至不敢玩的根本原因是,我国的教育在单一的分数评价体系之下,严重竞技化和功利化,老师和学生、家长都担心,只要稍微松懈,就可能掉队。要把学生从这种环境中解放出来,改革评价体系是必须的。

    当然,评价体系的改革是需要一个过程的,尤其在我国,还存在复杂的国情,但这并不意味着就不能让学生适当多玩。对于学校来说,应该坚守教育的底线,规范办学,保证孩子每天锻炼一小时,开齐所有课程,不能因应试而挤占孩子的休息时间,以及美育、体育课。而家长要从孩子的长远发展出发,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不能以牺牲身心健康为代价换取眼前短期的所谓成功,要引导孩子做最好的自己,不要拿孩子与他人攀比,要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而不是包办代替孩子除学习之外的一切。社会也一样,不要都围着知识教育转,要给孩子们更为宽松的环境,提供玩的机会和场所。由此可见,让孩子们的生活多一些色彩,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努力。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