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耐得住寂寞,从事的领域或许你从未听说;
他们年轻而无畏,取得的成绩却让人连连称道。
从“高大上”的能源作物到再普通不过的瓜果菜蔬……在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正有这样一群年轻人——
他们在科研关键点上发力,在现代农业高端探路,用各自独特的方式执着不倦地守护着农田,扮靓着生态,用迸发的创新激情和成果引领辐射着不断前行的现代农业科研。
于拴仓:让蔬菜育种更加“精准快”
“从苗期的蔬菜上取一小片叶子,在平台上进行检测,半天时间就能知道它有没有抗病基因,有几个抗病基因;在平台上还能对种子进行‘指纹’分析,鉴定品种的真实性和纯度。”2012年,大学毕业就结缘蔬菜科研的于拴仓接手了一项新挑战——搭建国内第一个蔬菜育种领域的高通量分子标记检测平台。
“平台提供共享的公共服务,不仅中心的各课题组都能来做实验,做检测,还吸引了中国农大和中国农科院等前来观摩与合作研究,目前已为他们完成了数万份材料的检测服务。”于拴仓告诉记者,近2年时间,自己的研究团队通过对白菜骨干育种材料的重测序,建立了白菜全基因组序列变异数据库,筛选并开发了覆盖全基因组的近千个SNP标记。“在白菜领域,我们是最早把第三代分子标记用于育种的。”
“目前我们正在申请一系列蔬菜品种检测和SNP标记方面的专利。”于拴仓告诉记者,利用分子检测手段,每人每天可检测10万个样品,比传统检测效率提高了上百倍。
“我国是世界蔬菜生产和消费第一大国,但商业化的农作物种业科研体制机制尚未建立,育种方法、技术和模式也相对落后。”作为育种人,于拴仓深知,跨国种业公司正是凭借先进的分子育种等平台快速推出适应产业需求的蔬菜新品种。
不能让国外的“天价”种子长期占据我国高端蔬菜种业市场!在于拴仓看来,高水平的蔬菜分子育种技术研发与分子检测技术服务,将为我国现代蔬菜种业科技插上“腾飞的翅膀”。
范希峰:让“绿色能源”扮靓荒弃地
北上黑龙江,南下海南岛……2008年一进入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范希峰的工作就是满世界遍寻一些“神奇的植物”。
“到目前为止,我们在世界范围内收集了1000多份种质资源,并筛选出了近100份可在中国北方地区种植。”范希峰告诉记者,草业中心早在2003年就开始关注可当作生物质原料的能源草,并组建了课题组。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国内的生物质能源产业链尚未完全打通。有了成熟的能源草育种栽培技术却难以“施展手脚”,这一度让范希峰有些迷茫,但经过摸索,他很快就为能源草找到了新的“用武之地”——
“这些草的抗逆性优势很强,是油田及重金属污染土地、盐碱地、废弃矿山等生态修复的得力助手。”范希峰告诉记者,近年来在京津冀等地的多类边际性土地上种植的1000多亩能源草长势喜人。
“利用能源植物进行环境修复非常经济实用。”范希峰说,以废弃矿区为例,土地坑洼石块遍布,要进行生态修复,得先填上约半米的客土,成本非常高,而能源草则只需少量土壤就能生长,既修复了环境又可作为生物质原料进行能源储备,兼具生态和经济效益。
如今,从延庆湿地的面源污染治理,到密云水库的饮用水水质改善,再到大庆油田、大港油田的污染土地和盐碱地修复,都留下了范希峰和同事们辛勤播撒的身影。
“我们先要把技术储备做实做好!”尽管生物质能源的产业化还有漫长的路要走,但范希峰坚信,总有一天,扮靓大地的能源草终会变身“绿色能源”。
燕继晔:让葡萄病害无处遁形
“第一年好好的,第二年就不明原因地掉粒、烂果……”2009年以前,许多种葡萄的果农都曾为一种现象叫苦不迭。
“这被普遍认为是因地力损耗而出现的一种果树生理现象,但我觉得它更像一种病害……”2009年,燕继晔瞄上了这个让果农头疼不已的难题。
在毫无基础的前提下,燕继晔和几个同事“常在实验室里琢磨到半夜”,一种“机会病原真菌”终于被他们找了出来。尽管“葡萄溃疡病”的首次提出在业内遭到了质疑,但随着对其致病机理等的进一步研究及其实际防控效果的发挥,这种在我国新发现的葡萄病害终于得到了广泛认可。
2011年,燕继晔获得了到美国康奈尔大学进修的机会。借此机会,他又为北京的葡萄植保技术搭起了一个“走出去”的平台——不仅与康奈尔大学建立了葡萄病害联合研究实验室,还与泰国、加拿大等地的研究机构建立了合作研究机制。
作为院里近年来第一个走上副处级管理岗的“80后”,燕继晔没有停下钻研业务的脚步。
“国内一些葡萄产区严重缺乏专业人员,果农要想获得相关的植保技术支持非常困难。”为此,在深入挖掘不同葡萄病害发生规律和机理的基础上,燕继晔和同事们又开始致力于搭建葡萄病害发生的预测预警和防控信息化平台。
“一旦推广应用,产区的技术人员输入当地的相关数据,就可以了解当地葡萄病害的可能发生情况,获得恰当的病害预防措施指导……”燕继晔期待着,未来,肆虐的葡萄病害将在果园中无处遁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