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23日 星期五
融资难融资贵,“金融贫血”有治吗
文·刘 铮 姜 琳 吴 雨

    新的GDP增速公布,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的背景下,金融对实体经济的“供血”能力成为经济增长的关键问题之一。而制造业,作为实体经济的重要一部分,一直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部长赵昌文在谈到中国制造业未来发展模式时表示:“未来中国制造业要和中国经济一样,必须实现以质量和效益为导向的内涵式发展。价值链要从中低端迈向中高端,附加值要从中低端迈向中高端,技术水平要从中低端迈向中高端,竞争力要从中低端迈向中高端。”迈向中高端,靠的是什么?技术的提升和科技的跃升。

    然而,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却一直并没有那么“给力”。融资难融资贵,这一近年来困扰中国企业实体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还有治么?该怎么治?

    企业为什么一直喊“渴”

    为争取200万元贷款,重庆通穗农用机械有限公司负责人周兰清奔走在几家大银行间,但却碰了一鼻子灰。

    “要是能贷到款,我们年底产值能翻近一倍。可抵押物不够,银行不理我们。”周兰清的遭遇,国内很多企业家感同身受。

    放眼全球,融资难题在中小微企业其实普遍存在,但为什么这些年在国内反映得如此突出?

    “融资难融资贵是个老问题,背后有一系列深层次原因。而中国经济近年来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使这个问题更加凸显。”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一针见血。

    中国目前的金融结构,离服务中小微企业、鼓励创业创新的实际需要还有差距。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从银行业内部结构看,大银行为主体,中小银行发育不足,“大象”很难俯下身子为“蚂蚁”提供量身定制的服务;从融资结构看,还是过于依赖银行贷款等间接融资,直接融资发育仍不充分,企业千军万马挤银行贷款的“独木桥”。

    中国的经济结构正在深度调整中,这使得产能过剩行业中缺乏实力的企业自然难以获得贷款。北京金融衍生品研究院首席宏观研究员赵

    庆明指出,很多行业正在经历痛苦的淘汰落后产能过程,实体经济的深度调整正在向金融业传导。上半年银行不良贷款率攀升至1.5%,银行发放贷款时越来越谨小慎微,结果就是提高担保、抵押等门槛和风险溢价(利率)水平,加重了融资难题。

    “虽然问题表现为融资难融资贵,其实里面有不同的原因。不能混为一谈、一概而论,而应区分不同原因、采取有针对性对策,才能真正解决问题。”曾刚说。

    货币信贷够不够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要让金融之“水”更好地浇灌实体经济之“木”,两样事最为关键:一是“水”的总量够不够,二是浇灌的“渠道”有没有完全打通。

    中国目前的货币信贷总量是否足以支撑实体经济发展?央行15日公布的前三季度金融主要数据其实已经给出了回答。

    从货币核心指标广义货币M2看,9月末余额已经逼近136万亿元,同比增速达到12.1%,高出全年预期目标1.1个百分点;从信贷核心指标人民币贷款看,前三季度增加9.9万亿元,同比多增2.34万亿元,9月末贷款余额已超过92万亿元。

    “中国将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更加注重松紧适度,灵活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向市场提供充裕的流动性。”央行副行长易纲已明确表态。而银监会对银行向小微企业提供贷款的要求,已从以往的“两个不低于”升格为今年的“三个不低于”,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

    货币信贷的总量目前已经比较充足,关键在于“渠道”的打通。

    屡屡碰壁之后,最近周兰清的厂子终于如愿拿到了贷款。这得益于重庆江北恒丰村镇银行经过调研,为其量身定制了新的信贷产品,以企业存货和应收账款抵押。

    “银行不是典当铺,应当更看重客户的履约能力和发展潜力。”建行首席经济学家黄志凌直言不讳,不放贷银行也难生存,所以银行要俯下身子,深入了解行业前景,扶植有潜力的企业,将信贷资源精准投放。

    资金流向实体经济的“最后一公里”正在努力疏通。今年以来,首批试点的5家民营银行全部开张,村镇银行发展迅猛,从中央到地方都在设立融资担保基金帮助企业解决抵押担保难题,很多银行针对不同行业推出特色信贷产品、比拼差异化服务……

    “金融贫血”该怎样治本

    融资难融资贵发生在金融领域,但要想真正解决问题,并不能局限于金融领域。

    曾刚指出,对喊“渴”的企业要进行具体分析。确实有好项目、好前景的,要采取综合措施予以支持;确实处于产能严重过剩领域、自身缺乏实力的企业,也不能一味满足,影响结构调整进程。

    “对企业来说应该练好‘内功’,提升核心竞争力。”天津大通投资集团董事长李占通建议,企业首先要强化创新,特别是在当前下行压力较大情况下,保持竞争力的核心就是要不断创新和转型;其次要增强诚信,从创办之初就要尽可能规范财务。

    当下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影响是深远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部研究员张立群呼吁,企业要对这次结构调整有清醒认识,这不是一次周期性调整,“蛰伏”起来“熬”过这个周期一切又都会变好。企业要奋起自强,培育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国家已经在采取综合性措施帮助解决融资难题。9月1日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建立总规模为600亿元的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财政部部长助理许宏才预计,这一基金将通过乘数效应带动上千亿元社会资本注入。此前,财政部、发展改革委已拿出部分国家产业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以引导基金方式吸引其他资金共同参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创业投资。

    要真正解决融资问题,还要努力破解长期以来困扰市场配置资源效率的“软约束”问题。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信息部副部长王军建议,通过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使国有企业真正成为能对各种经济信号作出灵敏反应的市场主体,提高包括信贷资金在内的各种资源的市场配置效率。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