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作为科技部选定的首批科技特派员试点省之一,从2002年至今已有13个春秋。寒来暑往,一批又一批科技特派员走进乡村,为农民致富贡献智慧,挥洒青春,成了他们的贴心人,也为他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
当记者到达定西市渭源县天地中药材有限责任公司时,罗有中正穿着工作服,蹲在闷热难耐的大棚里,细心地看护着他的“宝贝”——马铃薯脱毒苗。今年4月份,罗有中以科技特派员的身份,从定西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来到企业。问他田间地头烦闷不,反而被幽默了一把:“咱出生在黄土地,自然愿意回到黄土地。”
由于得天独厚的气候和土壤条件,渭源的马铃薯皮薄个头大、形整味道佳,远销海内外,2001年被中国农学会命名为“中国马铃薯良种之乡”。作为专业人士,罗有中对马铃薯的评价却不尽是溢美之词,“中国马铃薯平均亩产960公斤,几乎全球垫底,原因就是种子不行。而推广脱毒种薯,产量可以提升很多。”正是这样的考虑,罗有中的科特派团队承担起了全县马铃薯良种繁育的任务。
事实上,罗有中的团队仅仅是渭源县科技特派员队伍的一个缩影。目前,渭源县投入1320万元,联系119名科技特派员,带动辐射村民8000余人,覆盖所有贫困村。“实践证明,渭源县将项目作为载体,将科特派制度与创新创业、造血生血、精准扶贫结合的做法,是值得总结的。”甘肃省科技厅厅长李文卿说。
日头慢慢滑进西山,张卫东也开始为他的羊儿添加能量饲料了,看着健硕的种羊,张卫东心情好了许多。“羊价长期走低,压力特别大。”这位县畜牧局的技术干部变身“羊倌儿”也就两年半。2013年,他带领4名科技人员组成一个小分队,来到全县最贫困的元古堆村,办起了良种羊繁育专业合作社。以每年每户600元的租金租用村民羊舍,再把村里的99户精准扶贫户、124户低保户、62户移民户纳入作为股东。这些村民不承担风险,每年只管分20%的红利。资金不足,张卫东就按照股份制的办法,发动畜牧局职工自愿募集,争取项目扶持资金。生产忙时临时雇用村民帮工,闲时鼓励村民挖野草交秸秆加工饲料。“既解决一部分饲料来源,又增加了村民收入。”穿着破旧工装的张卫东说。
如今,已有500多只种羊入圈了。经历了艰苦创业,大山里的元古堆村如今也找到了致富之路。村民们由衷地赞叹,“有特派员做指导,心里有底。”
伴随短促的哨声,数千只鸡从鸡舍向山洼密林中奔去。挂着口哨的王志斌最早只是农家乐的小老板,养着百十只放养鸡。4年后的今天,他的企业由最初年利润30万发展到现在500多万,除了放养鸡,木耳山乌鸡蛋也是声名远播。这一切,他都归功于科技特派员黄丽琴。“4年很短,在机关一晃也就过了,但是在企业,能彻底释放专业知识。”在鸡舍里捣鼓中药配方饲料的黄丽琴踌躇满志,如今,她已经是4项国家发明专利的权利人。
从安逸舒适的办公室、研究所到条件艰苦的企业,不仅是能不能吃苦的问题,更是一种放下身段、贴近基层的身份转换。尽管目前渭源县对科技特派员实行“三保一奖”优惠政策,但到条件艰苦的一线,做名副其实的土专家、田秀才,无论是身体上,还是心理上都很具挑战性。“科技特派员的食宿交通得自己掏腰包,老板也是偷偷付给报酬,希望有专项经费和清晰政策支撑。”县科技局局长李有明有些无奈。
汗水滴在哪里,哪里就会长出希望的种子。渭源县近几年的科特派工作实实在在,做给农民看,领着农民干,带着农民赚,将农业、农村、农民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成为黄土高原科技创新最具生机和活力的部分。“将传统科特派工作赋予创业的内涵,强化‘一县一项目一产业’的科技惠民示范工程,解决县级科技行政管理部门的弱化问题,科技特派员机制值得深思和创新。”李文卿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