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讯 (记者高博)桥梁工地现场,常见工人们抱着喷管,向钢筋框架里浇筑水泥。而现在,一块块“积木”在现场互相嵌固,就能拼出一座大桥。
9月25日,记者在安徽芜湖长江公路二桥工地看到,一块十几米宽的“面包切片”吊在半空,缓缓接近另一块完全相同的“面包切片”,彼此的接口凹凸互补。工人们把凹凸处涂上建筑胶水环氧树脂,然后,两块钢筋混凝土就像乐高积木一样嵌在一起。桥梁就这样多长了两米。之后,许多根承重钢索会穿过镂空的“切片”,把它们牢牢绑定成一体。
这些预制好的桥梁片段,是专门的运输平板车从附近占地150亩的预制厂载出来的。那里有4条生产线,龙门吊把绑扎好的钢筋框架吊进工作间,几个工人配合全液压系统和内外模具浇筑,出厂的预制件有两种宽度,每类规格做到出品精确一致。
“这样大规模的‘工厂化’预制,在全国来说都是第一次。”中铁一局桥梁公司的项目负责人陈伟说。为了一段几公里长的引桥,预制厂要生产4186榀预制片。
芜湖长江公路二桥全长55公里,是长江上第二高的桥。它也是中国首座获得BE建筑奖的桥梁设计作品。贯穿桥梁的钢索不是埋在混凝土里,而是暴露在桥梁内的空腔中,就算钢索损旧也容易更换。
桥梁的每个片段,承重一面都由混凝土的钢索绷紧,这样就可以两臂悬空而无需肋条支撑。每一块预制片段又薄、又宽。不光浇筑它们的精度需要测量队全程保证,而且安装在一起时候误差不能超过2mm,比一般桥梁要求的5mm要苛刻得多。
面对难题,中铁一局桥梁公司发明了自动喷淋养护机,保证每一片预制件不会出现裂纹和变形;还开发出一种新式架桥机,重量轻,速度快,而且比同类美国机器便宜得多。“一些同行来参观我们的机器,说这是他们看过最漂亮的架桥机。”研发者金宝兰说。
这里的工区,人手比以前减少了三分之二。新施工办法最大程度避免了体力活儿。不仅是浇筑和安装环节,在生产钢筋框架的生产车间里,全是机器自动弯折螺纹钢,提高了质量,也让钢筋余料和报废件几乎没有了。
“如果这些设备的周转率上去了,那么算下来比人工要便宜。”现场一位工程师介绍说,随着人力成本上涨,“工厂预制+现场装配”将成为一种趋势。
据介绍,预制法还有一个优势:如果国外有修桥铺路的项目,可当地缺钢材、水泥和运力,那么长江边的预制厂里的“积木”,即使船运到万里之外去拼接,也是划得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