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两次国际期刊撤稿事件,让人们对我国科研人员的学术诚信再次投来关注的目光。
2015年3月27日,美国《华盛顿邮报》报道称,英国现代生物出版集团BioMed Central(简称BMC)宣布撤销旗下12种期刊43篇论文,其中41篇是中国作者的论文,撤稿主要原因是发现第三方机构有组织地为这些论文提供了虚假同行评审服务。
记者了解到,发现此事后中国科协高度重视,及时启动调查机制。
多方调查显示,向国际期刊发稿存在五方面问题
中国科协常委会科技工作者道德与权益专委会两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听取院士专家对撤稿事件的意见建议,先后与教育部、卫生计生委、自然科学基金会、科技部诚信办、工商总局、中央网信办、解放军总后勤部等有关部门沟通交流了解情况,通过电话沟通、实地走访被撤论文作者及所在单位有关负责同志,与施普林格集团及BMC出版社进行沟通交流,初步了解掌握了31篇被撤论文的有关情况。
根据调查研究分析,中国科协常委会科技工作者道德与权益专委会认为,撤稿事件反映出科技工作者在国际学术期刊发表论文中存在五个方面的基本问题:大多数被撤论文作者确实存在委托第三方投稿;被撤论文涉及的第三方机构确实存在同行评审不实;第三方提供学术论文润色、代投、代写服务确实存在灰色产业链;撤稿事件已对我国国际学术声誉造成影响;部分被撤论文作者所在单位对撤稿事件认识处理不统一。
撤稿事件源于三个原因
归纳被撤论文作者及所在单位有关负责同志的调研情况、BMC出版集团反馈的情况以及有关院士专家的意见,参与调查的专家们认为撤稿事件的发生主要由三方面原因引起。
一是论文作者自律意识、规矩意识淡薄。专家表示,论文作者亲自完成论文撰写、投稿等全过程是科技界长期以来形成的惯例,在此过程中确保包括推荐的同行评审人信息等所有信息的真实性是基本的科学规范。但是,41篇被撤论文中绝大多数作者不同程度地违反了这些基本惯例和规范,导致了撤稿事件的发生。二是临床医生考核评价体系不尽合理。被撤论文作者反映,现行的临床医生考核评价标准与职业特点不适应,职务晋升考核注重论文发表数量和科研成果,过分追求SCI论文,缺乏对临床医生手术数量、质量等指标的考核。许多临床医生由于没有充分时间和精力搞科研,发表论文的数量、质量达不到晋升提职考核要求。三是目前我国并没有对第三方开展“科技服务”作出明确规定,企业从事这方面的经营活动也无需行政许可,企业监管部门无法判定第三方是否在合法合规的范围内经营。国内这些“科技服务”企业也没有行业性自律组织,没有明确的监管机构和处置制度,缺乏规范管理,使得该行业乱象丛生。
采取多方面措施抵制学术不端
据记者了解,开展调查的同时,中国科协在征求多方意见建议的基础上,针对我国科技工作者在国际学术期刊发表论文的主要环节,起草了“五不”行为守则,即不由“第三方”代写论文,不由“第三方”代投论文,不由“第三方”对论文内容进行修改,不提供虚假同行评审人信息,不违反论文署名规范。中国科协主席韩启德也在9月16日人民大会堂举行的“2015年首都高校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报告会”上重申了“五不”行为守则。
为让科技工作者提高自律意识,中国科协要求全国学会认真组织学习宣传“五不”行为守则,引导学会会员对照“五不”行为守则率先开展自查,带动本学科领域科技工作者开展对照检查;要求全国学会主管期刊认真查清期刊出版过程中是否存在由第三方引发的学术不端行为,制定相应的制度和规范。同时要求全国学会积极采取措施为科技工作者在国际学术期刊发表论文提供教育培训。
与此同时,中国科协积极推动有关部门和单位,深入被撤论文作者所在单位开展调查,根据不端行为具体情节,依法依规做出处理。
此外,据介绍,中国科协常委会科技工作者道德与权益专委会有关院士专家以及临床医生代表还将通过专题采访、发表文章等不同形式,从不同角度分析撤稿事件暴露的问题和原因,揭露借助第三方发表论文的危害,呼吁科技工作者恪守学术规范。
(科技日报北京9月24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