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南北绽新颜·科技记者看新疆
9月,正是棉花丰收的季节。无论是在北疆的石河子,还是南疆的阿克苏、哈密,一望无际的农田里,近半人高的棉花“青枝绿叶吐白絮”。
据普查数据,2014年全疆实际植棉面积达272.1万公顷、总产451万吨,约占全国的52.1%、61.5%。新疆是全球单产最高的棉产区,2014年单产达1884千克/公顷,高于全球平均水平的1.4倍,其中兵团单产更高,超过2100千克/公顷。新疆商品皮棉调出量连续22年居全国第一,为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所长李付广研究员说,新疆棉花是劳动人民依靠科学取得硕果的典范,也是科技援疆的一大成果。从1949年至2014年的66年间,新疆棉花经历了“徘徊期—低速增长期—快速增长期—超快速增长期”,当前正处于适应社会发展新需要的“提质增效”转折期,从数量效益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要发家种棉花,三年打个翻身仗
据悉,上世纪80年代前的4个10年,新疆植棉面积和总产仅占全国的3.1%。从2010—2014年,新疆棉花生产进入超快速增长期,2014年,面积和总产达46.3%和59.7%。质量也在快速提升,纤维长度延长,纤维强度提高得更多。新疆是我国唯一的长绒棉产区,种植的彩棉、有机棉和中长绒棉等,丰富了我国天然纤维的类型。
新疆植棉也获得较高回报,2012年统计,其纯收益达961.7元/亩,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60.9%。
中棉所副所长张西岭研究员告诉科技日报记者,棉花作为大田经济作物,已成为全疆棉区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全疆从事棉花生产农户约占50%,其中70%以上是少数民族;农民人均纯收入约35%来自植棉,集中产区则在50%—70%以上。南疆90%以上的县(市)种植棉花,集中产地的农业大县30%—40%财政收入靠棉花。
“要发家种棉花,种棉花‘一年小变样,两年大变样,三年打个翻身仗’,是新疆棉农和兵团职工的真实写照。”张西岭说。
推广良种良法,靠科技增产增效增收
棉花是节水、耐盐碱作物。如今,新疆皮棉总产占全国“半壁江山”。李付广、张西岭等农业专家认为,这是新疆水资源“可承担”的面积。今后应调减植棉面积,依靠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大幅提高地方的植棉中产水平,进一步提高兵团的高产水平,全方位提高原棉质量。
记者了解到,长期以来,中棉所培育的棉花新品种成了新疆棉区的主推、主导品种,特别是近30年来,中棉所12、17、19、23、24、35、36、49等新品种在南北疆大面积推广。其中,中棉所12、35和49曾占新疆种植面积的半壁江山,新品种有效克服了当地自育品种抗病力弱、产量不高等弊病。特别是中棉所12,在南疆种植年限长达10年,累计推广3000多万亩;2000年,中棉所35通过国家和新疆地方审定,成为南疆主导品种长达8年,连续7年占南疆棉区种植面积的65%—70%,累计推广6000多万亩;自2004年,中棉所49成为南疆棉区主栽品种,2006—2015年,积累推广6000多万亩,为新疆棉花增产增效和科学植棉做出重大贡献。
在培育新品种的同时,中棉所还积极开展良种繁殖。据统计,自2000年,中棉所繁殖原种数量从每年几百吨增长到千吨,累计达2万多吨。
2012年以来,中棉所在新疆开展了新一轮的科研和开发战略合作,与南疆第一师、第三师、巴州州委、喀什行署、塔里木大学和北疆第八师、石河子农科院等7家生产、科研、教学单位和地方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或备忘录,并与第一师、第八师和塔里木大学建立了更紧密的棉花科研协作关系。
为进一步加强合作,中棉所还于2013年成立新疆科研中心,当前有100多位科研人员在新疆开展棉花科研工作。研究轻简化育苗等新技术,并与新疆本地科研机构合作,开发超微量滴灌技术,研制“增铃剂”发明专利产品,提出病害控制和新品种选育技术等,实现了节水减肥减农药的可持续增效技术;开展棉花技术培训,进村入户指导棉花生产等。
新疆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等三国接壤,与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近邻,这五国植棉相对集中。为深入贯彻落实我国农业“走出去”“一带一路”构想,推动落实“科技先行、以点带面、逐步实施、全面辐射”的棉花西进中亚战略。张西岭表示,中棉所愿做新时期的“张骞”,让今日棉花重现“古代丝绸之路”的辉煌。
国家科技支持新疆实施项目近千项
棉花的科技援疆只是全国科技援疆的一个部分,全国科技援疆工作始于2007年。据统计,自2011年以来,国家各类科技计划支持新疆实施科技项目近千项,资金约20亿元;援疆省市实施科技项目314项,经费21.6亿元,为新疆经济社会发展、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作出积极贡献,发挥了引领作用。
在8月上旬召开的“全国第五次科技援疆工作会议”上,科技部党组书记、副部长王志刚说,在未来一段时间,科技部将协调全国科技系统从四方面进行科技援疆。即创新机制,启动组建援疆基金,进一步丰富科技援疆工作的手段和措施;集聚力量,加强统筹规划和系统谋划,进一步完善大科技援疆格局;重点突破,围绕新疆稳定与发展的迫切需求,抓紧各项重点任务落地见效;特殊倾斜,着力做好南疆和兵团科技援助工作推动科技援疆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