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一名普通的战士,却被战友称为高原“杨三多”,在高原二炮部队服役了12年,有10年都在蔬菜大棚里默默耕耘。他,就是第二炮兵驻高原某训练团后勤处蔬菜种植员杨新文。
2002年12月,当时团里唯一的种植员退伍返乡,很多战士都不愿去干这份苦活累活。可是杨新文却在新兵下连时主动要求到种植员的岗位上工作,这一干就是10年,在他的抽屉里,种植专业书籍永远是主角。只要一有时间他就会认真的读书。一点一滴知识的积累,也让杨新文一点一滴的超越。
2008年,杨新文播种津春四号黄瓜育苗,可是不到一周时间,幼苗就死了一半。心痛之余,杨新文翻烂了托人从市里买来的一摞种植书才终于找到原因:驻地平均气温偏低,地温跟不去,再加上种子质量不高,不利于育苗。
于是,他就趁接种换茬时,申请休假,自己回家去取。为了避免菜苗挤压,在火车上一向坐硬座的杨新文选择了卧铺,菜苗占一半,他占一半。回团后,他又开辟出一块实验地,光照不够自己接电灯、温度不够就生炉子,还为每一株苗编号建立成长档案。为了更全面的记录数据,杨新文甚至一个人搬进了大棚旁边阴冷潮湿的储藏屋。功夫不负有心人,历时四个多月的时间,杨新文终于掌握了在高原地区种植津春四号黄瓜育苗的正确方法。
为了蔬菜的丰收,杨新文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难。2009年7月,他妻子在老家生孩子,而这时,部队的农副业生产正是高峰期,他为了不耽误部队的农副业生产,在小孩还没有满月、假期还有一个多月的情况下,他毅然返回部队,投入到农副业生产中。
在战友眼里,杨新文就是种菜行业的“许三多”。一是假日工作时间多。这些年来,杨新文很少过节假日,遇到太空椒、黄瓜等反季节蔬菜不断死苗的情况,正准备去家属院陪媳妇的杨新文二话不说,拿着工具就钻进了大棚。二是电话多。在种植过程中,杨新文总尝试着改进,为了及时得到技术支持,杨新文与老家及部队同行都拉上了线,时常在电话里“取经”。三是收获多。由于平时细心管理,不断引进新的品种,原本年产量只是几千斤的菜棚在杨新文手里翻了一倍。
长期生活在湿度较大的菜棚中,杨新文不仅患上了风湿性关节炎,而且原本笔挺的脊梁也因为经常拔草、剪叶慢慢驼了起来,看上去比同龄人苍老了许多。但是团里的蔬菜大棚产量逐年增加,近几年累计生产蔬菜13万余斤,大棚年产值高于以往一半左右,创造产值20余万元,有效改善了官兵的生活,他因此3次被评优秀士兵,荣立三等功1次,并被上级机关评为“感动基地十大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