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求恩历史照片 |
时光倒流到78年前的1937年,卢沟桥事变,中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一位加拿大人坐不住了,前往纽约向国际援华委员会报名,主动请求组建一个医疗队支援中国,他就是诺尔曼·白求恩。
1938年6月中旬,白求恩突破重重封锁到达晋察冀边区,了解到医务人员远远不能适应抗战的需要情况后,多次向聂荣臻司令员建议创办一所卫生学校。聂司令员提议让他当校长,但被婉言谢绝,说:“我是大夫,要到前线抢救伤员,不能拴在后方,但我可以为办学做点具体事。”
1939年2月,白求恩率“东征医疗队”挺进冀中,工作非常繁重但仍时刻惦念着学校筹建。他一方面在冀中物色一批医学专家,积极向军区推荐抽调充当骨干教师,一方面在战斗间隙起草《军区卫生学校的教学方针》。经过紧张筹建,1939年9月18日,晋察冀军区卫生学校于河北唐县牛眼沟正式成立。
在抗日烽火中,白求恩率学校师生“边教学、边战斗、边救治”。同年10月,日寇调集兵力进行“冬季扫荡”,白求恩在战斗激烈的摩天岭前线抢救伤员时,左手中指在手术中受伤,感染化脓,发展为败血病,于1939年11月12日以身殉职,终年49岁。为了纪念他,1940年2月16日,晋察冀军区卫生学校更名为白求恩学校,后沿革发展为白求恩医务士官学校。
“像白求恩那样去战斗!”白求恩学校师生继承白求恩遗志,转战太行山,驰骋嘑沱河,救死枪林之下,扶伤炮火之中,举起刀枪能打仗,背起药包能救护,为抗日战场输送大批医务人才,近百名师生壮烈牺牲在血与火的抗日战场。
白求恩来到中国至以身殉职仅22个月,却给八路军官兵和晋察冀边区人民留下深刻印象,也留下了许多动人故事。毛主席讲“见过他的人,无不被他的精神所感动”。
回眸一 1938年6月,白求恩从延安来到晋察冀,见到聂荣臻的第一句话就是:“告诉我,司令员同志,我的战斗岗位在哪里?”同志们劝他休息一会,他说:“我是来工作的,不是来休息的。你们不要把我当成古董,要把我当成一挺机关枪使用!”第二天,他就奔赴60多里外的五台县松岩口村后方医院,并立即投入工作。一个星期,白求恩就诊治了521名伤员,前一个月就为157名伤员做了手术。在异常艰苦条件下,对于年近半百仅有一个肺叶机能的白求恩来说,平均每天做5台手术,令人难以置信。
回眸二 白求恩为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放弃安逸舒适的生活,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抗日战场。晋察冀军区给他发100元生活津贴,他谢绝:“我是来支援中国民族解放的,我要金钱做什么?要图吃得好、穿得好,我就不来中国了!”在摄影家吴印咸拍摄的小庙手术经典照片中,可以清楚看到他是身穿旧军装、脚上着草鞋,直至牺牲。
回眸三 白求恩号召后方医院的同志们:“到前线去,哪里有伤员,我们应该到哪里去。到伤员那里去,不要等伤员来找我们!”他身体力行,丝毫不顾个人安危,每次都坚持手术室设在战场最前沿,经常依托小庙在隆隆枪炮声中做手术。他多次为抢救危重伤员献血,说:“能输血救活一个战士,胜于打死十个敌人。”在冀察冀抗日根据地工作一年多时间里,他直接参加雁宿崖、黄土岭等11次战役战斗的救治工作,亲自为1290余名伤员施行手术,接受过他诊治的军民数以万计。其中,一次连续69小时为115名伤员进行外科手术。战士冲锋勇往直前,高喊:“冲啊,受了伤不用怕,我们有白求恩!”
回眸四 1939年10月21日,敌人对医疗队所在地孙家庄一带进行冬季“扫荡”,形势十分危急,同志们都劝白求恩立即转移,可他坚持要做完最后一例手术。在清理伤员创口时,他左手中指被碎骨划破,他只是将流血的手伸进碘酒瓶里蘸了蘸又继续手术,直到缝完最后一针才撤离。第二天,白求恩的伤口发炎了,但仍坚持工作,一连又做了几十例手术。11月1日,前线送来了一名患颈部丹毒合并蜂窝组织炎的伤员,白求恩明知自己伤口一旦触到这种病菌,很容易感染甚至带来生命危险。可他为了挽救伤员的生命,戴上一副新手套立即上了手术台。不幸的是手套被划破,白求恩受到了致命感染。
回眸五 经历按西方模式创建八路军“模范医院”被日寇焚毁的教训后,白求恩对中国抗日游击战有了深刻认识。于是,他积极探索,进行医疗技术和战救模式的创新。一方面,他紧贴我军抗日游击战的实践,撰写了《消毒十三步法》《战地外科组织治疗方法草案》等教材,还因地制宜,研制了治疗战伤感染化脓的“毕普”药膏,发明剥离器、卢沟桥药驮子、白求恩勒骨剪等20多种医疗器械;创新战救模式,包括把红十字汽车换成骡子、分散建医院、组建医疗队和“志愿输血队”到前线,制定一整套开展火线救治的原则和方式。
走在白求恩医务士官学校的校园,时时感觉“白求恩”就在身边。“热忱负责、精益求精”的校训已经深深烙在学校每位师生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