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8月27日 星期四
从农田到餐桌,让科技服务更接地气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人才“引擎”助力现代都市农业见闻(下)

    本报记者 李建荣 通讯员 蔡万涛

    他们的舞台很小,除了实验室,就是示范基地、综合实验站。

    他们的舞台很大,现代都市农业的蓬勃发展,他们功不可没。

    一次次关键技术的突破,不仅给都市带来了优质安全的农产品,不断改善的生态环境,更给广大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带来了满满的收益。

    邹国元:将科研做到田间地头

    在京郊的很多农户眼里,北京农科院植保所副所长邹国元是个“杂家”,不管是基质育苗的问题还是果园肥水的问题,只要找到他都能得到满意的答案。

    在记者跟随其到大兴区留民营村的路上,不时有人叫他“邹组长”,细问之下才知道邹国元还是北京农科院大兴区农业科技综合服务试验站的首席专家。“这个项目组从2012年至今已经3年了,集中了院里植保、林果、蔬菜、土肥等领域的10多个专家,为农民提供集成式的服务。”

    留民营村是京郊蔬菜和果园种植最为集中的地方,被称为中国生态循环农业的“标杆”,沼气工程做得好,但沼液处理与利用一直是个难点,原先农民将沼液用罐车直接拉到菜地里浇灌,不仅效果不理想,还散发着臭味。

    经过邹国元及其团队的全力攻关,全国第一套沼液分离过滤滴灌系统在留民营村建成,这套系统通过管道将沼液过滤后引灌入土地,在国内率先实现了作物有机种植条件下的滴灌施肥,解决了沼液滴灌易堵塞的世界性难题。

    “生产实践中,农民所遇到的问题往往是综合性的,还有可能是跨界的,但你不能说你是研究土肥的,就不了解植保,研究叶菜的,就不了解果菜。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种跨界反而促进了创新。”正是对农业科技创新和应用研究有着自己独到的理解,使邹国元找到了搞科研的捷径即抓住社会需求和农民最关心的问题去搞研究。

    从育苗基质的开发与应用到沼液滴灌施肥技术;从农业面源污染防控研究到以缓控释肥料为核心的环境友好型肥料技术攻关与转化……邹国元的研究始终没有偏离服务农民这个大方向。

    在邹国元的心里始终装着一把尺子,“尽管值得研究和突破的方向有很多,但他只选老百姓最能看得见、抓得着的去做。”

    胡红霞:让鲟鱼“游入”百姓家中

    旁观北京农科院水产所生物技术与育种室主任胡红霞给鲟鱼做“剖腹产”,不得不佩服她的精巧细致,只见钳动线走,不一会儿一台手术做完了。

    鲟鱼,一种大型经济鱼类,除我们熟知的中华鲟外,还有二十五六个品种,可食用,还能生产鱼子酱,近年来又发现有重要的药用价值……提起鲟鱼胡红霞打开了话匣子。

    “刚开始尝试鲟鱼人工繁殖时,因为不辨雌雄,没少损失鱼卵,而当时鱼场仅剩20余尾西伯利亚鲟鱼亲鱼。”从模拟环境到研究鲟鱼的性腺发育、繁殖内分泌机理,再到采用生理诱导、药物包埋等创新生物技术,胡红霞带领的团队在国内首次突破了西伯利亚鲟的全人工繁殖,中国的养殖户也因此结束了从国外进口鱼苗的历史。

    但胡红霞清楚的知道,养的活仅仅算是鲟鱼养殖的起步,要实现规模化人工繁殖路途尚远。

    “有两个问题必须要解决:一是怎么能让人工养殖的亲鱼性腺发育加快,能够早日成熟繁殖?二是鲟鱼一般在春季繁殖,一年一季,能不能反季节甚至全周年都可以繁殖?”在胡红霞眼里,难题就是命令,而她就是一名冲锋的“战士”。

    先是成功探索出了人工养殖条件下鲟鱼生殖调控技术,解决了规模化提供苗种问题,紧接着又攻克了鲟鱼周年全人工繁殖的难题,“鲟鱼专家”成了养殖户对她的昵称。

    在胡红霞看来,这个称号是肯定更是期待。“如果中国就少数几个人会养鲟鱼,我们的研究就失去了意义,没有进入百姓家中的鲟鱼仍然是‘王谢堂前燕’”。

    “技术无偿推广,老百姓挣钱了,产业扩大了,又产生新问题,立项再研究,再推广再发展。” 胡红霞盘算的是一笔科研—产业化—科研良性循环的大账。

    短短的十余年,我国已发展成为世界鲟鱼产量大国,产业的热潮再一次将胡红霞推向下一个“战场”,即在推广和完善鲟鱼全人工繁养殖技术的同时,针对鲟鱼早期性别鉴定和全雌育种展开科研攻关。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