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渊杂谭
文·张 涛
鲁迅文学奖引发的评奖风波还未“盖棺定论”之时,第九届茅盾文学奖获奖名单终于尘埃落定。一些作品获奖自是在意料之中的,无论是作家自身的“声望”,还是作品本身的“质量”,或是此前的“成就”与“地位”,都是获奖的重要因素。当然,个别作品获奖也有些令人意外。在时下的文化语境中,意料之中自有其道理,而意料之外恐怕也是有诸多考量吧。总而言之,作为一个普通读者,也只能是理解万岁。再者咱也不是专家,提名的十部作品才看过五部,没啥发言权。作品“内部”的事儿谈不了,就谈谈作品“外部”的吧。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文学逐渐从“中心”走向“边缘”。近些年,文学评奖倒是总能引发大众的关注,以鲁迅文学奖为甚,并不是因为作品好,反而是因为作品“差”。一些获奖作品的“只言片语”被媒体摘录出来,不仅贻笑大方,连我们这些普通的“小方”都觉得一无文采,二无才情。虽然茅盾文学奖的争议没有鲁迅文学奖那么大,但每届评奖后,总会有不同声音出来,甚至是深度质疑的声音,本届茅奖也是如此。
文学评奖备受关注,我以为这并不能说明文学本身的热度与受关注度有多高。而是因为文学评奖的“新闻化”报道与传播,引来了大众对评奖中的“争议”与“异见”高度关注。一些激烈批评与坚决捍卫的言说交融在一起,道德立场与专业立场猛烈碰撞的“火花”,被大众媒体放大、迅速传播蔓延。再加之“争议”与“异见”背后的人事纷争,使得文学评奖这一过程既有“庙堂之高”,又有“江湖之远”,看点与“亮点”不断。被大众传媒报道包围的读者,哪里还有闲心去看长篇大论的小说,早已被精彩纷呈的“矛盾”与“冲突”带走了关注的目光。在这样一场传媒的“盛宴”中,文学反而被再次淡化、边缘化了。不得不说在大众文化的娱乐化与新闻化传播中,这是各类文学评奖一个难以摆脱的尴尬处境。
本次茅盾文学奖的评选过程中,还有一个现象引起了我的注意。就是此前曾获奖的作家,本届再次申报,还有些作家一次申报了两部作品。不知道此种情况此前是否发生过,恕我孤陋寡闻,第一次看到此类现象。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一方面茅盾文学奖在当代文学中的巨大影响力;另一方面,就是当代作家的些许焦虑。在莫言获得“诺奖”之前,当代中国作家最大的获奖焦虑就是诺贝尔文学奖。莫言获奖后,在可预料的若干年中,不大可能再有当代中国作家再获“诺奖”。除了个别作家有潜质去争取有国际影响的文学奖项外,更多的作家只能是“墙内开花墙内香”。当然,即便是那些获得国际文学奖项的作家最终也是要“墙外开花墙内香”的。我在几位获得过国际文学奖项的作家的演讲中,不止一次听他们谈起自己的作品在国外的销量如何惨淡。
茅盾文学奖是当代文学中的“大奖”。获奖除了是一种荣誉之外,更是一种“文化资本”。这种“文化资本”会很便捷地转化为现实利益,其巨大的召唤与诱惑,难免让一些作家产生些许焦虑。人都是趋利避害的,有焦虑也未必是一件坏事儿。焦虑完了,写出好作品,拿个奖,焦虑就没了。
说是“门外谈”,怎么谈都可以,因为不是“置身其中”,自然可以淡定自如,可以从容洒脱,权当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