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8月20日 星期四
中国种子如何实现按粒卖?
本报记者 杜 英 通讯员 邸 金

    种子,不仅是农业最基本的生产资料,也是农业科技创新的核心载体。“市场化进程不到20年的中国种业,尽管成就巨大,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差距显而易见。”近日,在甘肃酒泉举办的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与企业育种战略合作玉米育种技术深度培训会议上,种子再次成为国内种业巨头聚焦的话题,科企合作再度成为关注的核心。

    育、繁、推一体化是制胜法宝

    “种业科技基础强,产业创新却不强,关键就在产学研脱节。”与会专家“背书袋”式的共识又将科研生产脱节的老话题翻腾出来。

    现场一份种业研究报告显示,过去10年,中国有大约80%的新品种来源于科研单位,但育种与推广的脱节,使得中国的品种审定效率不足1%。十年间,全国共审定3000多个玉米品种,其中只有约1/10的品种能够商业开发,产业竞争力很弱。

    “种业研发通常由农业高校、省市农科院完成。至于种子的生产推广,种子是否适销对路、是不是满足农民的需求,研发人员参与和关心较少。”敦煌种业董事长马宗海道出了企业的苦衷,“农民在种植过程中,种子弊端难以反馈给科研机构。”

    “外国种业公司都拥有完整的协同创新工作体系,整合了科研团队、销售团队、服务团队,研发攻关紧密围绕农民需求,种子技术储备紧盯市场变化。”敦煌种业总经理闫志斌说。

    目前外资企业在我国已审定玉米品种80多个,部分品种表现出极强的竞争力。“美国先锋公司培育的先玉335依靠强大的资金运作和售后服务优势,仅用两年时间就成为在我国播种面积最大的玉米品种之一。”闫志斌提出了思路,建立以产业为核心的“育繁推一体化”体系,组建以企业为核心的种业科技创新体系,区域化的研发分工和技术优化以避免同质化竞争。

    品种好不好,农民说了算

    “春播一粒粟,秋收万颗籽。”一个品种好不好,应该以什么标准来判断?国家玉米产业体系首席科学家张世煌回答:“当然是农民说了算!”育种专家自己说得再好,农民不认可、不买账,市场不欢迎它就不能算是好品种。

    “育什么种子,要听市场的。农业生产需要什么种子,企业就培育和生产什么种子。”马宗海对此深有同感。

    我国种业科技强,产业却不强。科研院所和农业高校拥有国内一流的设备和人才,85%以上的育种科技资源也集中于此。科学家们选育新品种,首先考虑的是发表论文和获得奖项的多少,与企业合作意愿不强,多以短、平、快的项目合作和成果转让为主,系统深入的协作很少。成果、技术、品种、材料等要素向企业转移的政策体系不完善,种业科技人才向企业流动的渠道不畅,“懂种子的人多,干种业的人少”。

    马宗海说,农业部认定的骨干企业研发投入应占种子营业收入的5%,实际企业投入却只有3%左右,与跨国公司占主营业务收入10%以上的研发投入相比差距甚大。“敦煌种业作为市场的主体、推广的主体,却不是科技创新的主体,拥有着众多管理、资金和市场资源优势却等米下锅。”

    “只有让科技真正长在企业里,民族种业才能强大起来。”安徽宿州天益青种业公司总经理刘良柏说,企业知道农民想要什么样的好品种,却缺乏优秀的育种人才,迫切希望育种创新要素向企业流动。

    中外种企差距在哪里

    “国外种子按粒卖,国产种子论斤卖。”中国农业大学王建华教授一语道破关键。国内大多数企业以粮食生产加工模式来制种,标准低质量差,只能按斤卖。外企靠着种子质量实现了按粒卖,背后是企业每年数十亿科研投入差距的物化结果。

    中国种业目前面临的矛盾是:一方面中国种业市场居全球第二,占世界份额的21%;育种人员数量世界第一,有400多家科研教学单位的1.6万名科研人员在从事种业研究,基础研究可谓全球领先。而另一方面,国内种企自主创新能力弱,品种多、杂、乱,企业众、小、散,难出大品种,导致国际种业巨头纷纷抢滩中国市场。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我国注册的外资、合资种子企业已有70多家。目前我国高端蔬菜种子市场基本被外资公司控制,市场份额高达50%以上。

    有资料显示,2001年,国外玉米品种占我国市场的份额尚不足1%,2014年已上升到10%。“我国玉米育种长期以来没有以市场为导向,偏向于选育超高产品种,忽视了品种的抗逆性和稳定性。”张世煌认为, 商业化育种体制是我国种业应对挑战的战略基准。要将种质扩增与改良创新坚持下去,大幅提升育种水平。

    记者在培训会上获知,甘肃省政府在2014年制定了一项农作物种业规划,提出经过5年左右的时间,提升供种保障能力、商业化育种能力、育种创新能力、企业竞争能力和市场监管能力。这一政策的出台,对于甘肃种业来讲无疑是个利好消息。“强农必先强种,强种必须强企,强企必胜科技,需要科企合作再上规模。”马宗海道出了现代企业家的渴望。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