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阿克苏,高温46摄氏度。
沙漠里搭建的塑料大棚内,盐碱水淡化试验正在进行中。“我们的研究已获重要进展,将在新疆亿利集团的盐碱地上首先使用。”浙江大学教授王建江对科技日报记者说,“淡化南疆的盐碱水是新疆人民的期盼。我们这个项目就是要让盐碱水变淡水,解决困扰新疆多年的盐碱水难题。”
这是浙江大学科技援疆的一个片断。
近年来,为加强与地方及边疆的科技文化合作,浙江大学专门成立了地方合作处,出台了相关制度,制定了考核办法。浙江大学副校长罗卫东对科技日报记者说,学校积极抢抓机遇,在战略领域顶层设计,进一步对接学术前沿和国家与区域战略需求,加强与地区的协同创新。同时学校高度重视文化遗传保护与传承创新,具备了多学科交叉进行高水平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的能力,建立了文化遗产研究院,对边疆文物进行数字化采集与保护。
于是,就有了一批教授万里走边疆、传播科学与文化的浙大故事,也有了“顶层设计,机制保障;精准对接,持续服务;协同创新,校地融合”的“浙大现象”——援疆老师们不仅为边疆发展奉献了自己的知识和文化,更在广袤的边疆大地上写下了几个大字:求是精神。
宁夏须弥山石窟。顶着高温,踏过近千级石阶,李志荣副教授登上了海拔近3000米高的须弥山。在24号石窟里,面对北魏时期的洞中石像,谈三维扫描记录,论历代修复技术,她如数家珍。作为浙江大学派往宁夏须弥山石窟的负责人,她带着几个学生每天爬着钻进各个悬崖上的石窟洞,给石窟和石像进行数字化三维扫描记录。
“我每天要在须弥山上下四五个来回,不过开心就不觉得累。”李志荣说。她和浙江大学文化遗产研究团队的教授们已研发出多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硬件系统。
参与这项研究工作已20多年的鲁东明教授说,我们利用多照片高保真建模技术,完成三维数字信息采集,具有高保真、误差少、精度高的特点;刁常宇副教授则在多图像三维重建系统、可移动文物高保真数字化采集系统等研发上取得了突破……除了须弥山,在新疆博物馆,在西藏阿里,他们都正在对数百个洞中石像、数百件一级文物和部分二级文物进行了数字化三维扫描记录。
另一个,是让新疆的盐碱水变淡水的故事。
王建江教授是浙大水专家,兼任塔里木大学水建院副院长。严谨而不失激情,王建江教授很快融入到塔里木大学。他正在负责开展一项将新疆南部盐碱地水变淡水的研究与开发,浙大的团队负责基础数据研究,塔大团队负责实验工程推进。8月3日,新疆中试基地传来好消息:阿拉尔一师十二团亿利集团,利用移动淡化水装置成功实现日处理500吨。王建江说,下一阶段目标确定为实现日淡水量5000—10000吨。
头戴草帽,肩背跨包,说话爽朗,办事雷厉风行的程荣霞也是一位浙大的“现代西行使者”。
“我每年要跑新疆好多趟,哪里需要就到哪里去呗。”程荣霞说,塔里木大学校长王合理如是评价:“她是浙大与塔大合作的一根纽带……”
塔里木大学离沙漠最近,但王合理却说,“我们现在离浙大最近”。
在塔里木大学,浙江大学的教授们在发展思路、项目实施、平台建设等方面给予支持,塔大配合协同创新。每年2—3次校校会商,针对塔大的需求,浙大都全方位支持落实。
塔大人文学院院长安晓平说:“浙大带给我们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改变了我们的发展理念,形成了新的发展思路。以边境安全为重点进行学科建设与研究,这是我们的特色和优势。在浙大帮助下,我们组建了非传统安全与边境民族发展研究院,每年都能拿到项目。浙大还帮助学院培养了17名博士、17名硕士。”
西湖大漠一线牵。以浙大求是精神作魂,援边教授们正以精准服务持续推进,把成果和论文写在广漠的边疆大地上,浙大的一系列项目也正成为科技援疆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