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8月15日 星期六
莫要痛了再领悟!
——国外管理防范危险品燃爆经验谈

    本报记者  华 凌

    长期以来,全世界化学品突发环境污染事故时有发生,对受污染地区的公众生命和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并对生态环境造成难以估量的破坏。8月12日在天津滨海新区发生的危化品爆炸事件,让人们再次聚焦易爆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问题。

    8月14日,科技日报记者就相关问题专访了长期研究国外化学品管理经验的中国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李政禹,以及在国内外环境法方面研究颇深的中国政法大学博士生导师王灿发教授。

    夏日仓储如何避燃爆

    炎炎夏日是危险化学品燃爆事故的多发期。在1997年至2005年的夏天,美国境内发生了数起高温引发的气体分装厂灾害事故。那么,烈日炎炎下仓储危险化学品应采取怎样的规范做法避免化学品的燃爆呢?

    李政禹答道,危险化学品在运输的过程中比较短暂,海运会相对长些,最长约1个月。规范的做法是一个集装箱中只能存放一种化学品,不能混装多种,否则一旦发生事故相当危险,会相互反应协同爆炸。而且,化学品物质不宜长时间放置集装箱中,应有专门安置的仓库,特别是在高温的天气下,化学品最忌曝晒于烈日,非常容易燃爆,即便要放置,至少要在其上搭个棚架避免因阳光直照温度骤升,更不应露天放置,有的化学品温度要求几十摄氏度,而在曝晒下有可能箱内温度达到100多摄氏度。

    他强调,在港口仓储方面,危险化学品要按企业经营许可证范围操作,如果超出存放种类,就属于不规范的做法,埋下风险隐患。另外,尤为要重视动态管理,一定要及时把这些重大危险品安放信息报给地方政府相关部门、消防部门、安监部门。而这些基本操作之前都应得到专门审查机构的资质审查。当地的消防部门还要储存如何应对事故的物品。

    危险物与居民区的安全距离

    据估计,有约30%的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存在与周边居民区的安全距离不符合规定的问题。因此,设计安全防护距离是预防发生危险化学品重特大事故的重要措施之一。

    1984年12月2日深夜约1点钟,当印度博帕尔市90万居民进入梦乡之际,当地美国联碳公司印度有限公司博帕尔农药厂中贮罐的安全阀破裂,大约40吨剧毒异氰酸甲酯气体泄漏,瞬间随风笼罩了厂区周围25平方公里地域,最终致使3800人中毒死亡。

    异氰酸甲酯生产厂房设立在了贫困人口稠密区附近,是造成此次事件大量人员死亡的直接原因之一。国际劳工组织(ILO)于1993年制定并发布了《预防重大工业事故公约》 和《预防重大工业事故建议书》,要求各国政府“主管当局必须制定综合的选址政策,规定拟建的危害设施与工作区和居民区以及公共设施之间要保持适当的距离,并对现有的危害设施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

    无独有偶,1976年,意大利北部塞维索市附近一家化工厂也发生了类似事件。由此,欧盟于1982年通过了针对特定行业重大事故灾害的法规,即《塞维索法令》,并于1996年重新修订,明确提出:各成员国应根据土地使用规划的政策预防重大事故,减少事故损失;各成员国应确保土地使用规划的相关政策满足实际需要,确保危害设施与居民区、公共活动区和特殊敏感或重要区域之间保持适当的安全距离。

    如何应对突发爆炸事件

    凡防事故,都是防万一,有一分危险,便要投入百分之百的防护。

    为了防止灾难性重大事故发生,以及发生事故时减轻对人类生命、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的危害和风险,美国制定了危险源设施的应急计划,如紧急情况的撤离程序和撤离疏散通道;留守在关键岗位的操作人员在撤离之前应当遵循的程序步骤;应急撤离后,清点全体员工人数;参与抢救和医护工作的职工的职责;火灾和其他紧急情况的报警方法;说明负责解答并提供进一步信息的人员(或部门负责人)的姓名和职务。在消防方面,美国消防协会发布了《统一防火规范》《可燃、易燃液体标准》《轻便式瓶装处置液化气的储存、使用和处理标准》等系列标准。

    根据1980年《综合环境反应、赔偿和责任法(CERCLA)》的规定,美国建立了国家应急反应中心,负责受理及转送全国危险物质泄漏和排放突发事件的报告。此外,根据1986年《应急计划与公众知情权法》的规定,美国各州州长任命了州应急反应委员会,并指派具有应急救援经验的人员担任委员会主席。州应急反应委员会负责任命地方应急计划委员会,并监督和协调地方委员会的工作。

    王灿发指出,化学品安全应从源头管理抓起,我国须尽快健全和完善化学品管理立法。目前我国没有一部化学品管理法,只有《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难以适应化学品管理的需要。在化学品管理方面,一是化工厂和化学品仓库地址的选择,应当有适当的安全防护距离;二是实行严格的许可制度,生产、经营、储存、运输、废弃,都应有许可;三是事故应急制度,要有一整套应急方案,并要有人力和物力的储备,发生事故后,首先必须弄清是何种化学品,才能有针对性地采取消防措施;四是建立化学品,特别是新化学品的登记制度,以便针对各种化学品的特性采取安全和环境管理措施。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