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8月10日 星期一
建筑师张利:力求冬奥会场馆“人工干预最小化”

    科技日报讯 (记者刘晓军)地道的英语,严谨的陈述,7月31日的吉隆坡让张利成为北京申冬奥代表团中颇受关注的一员。8月6日,他在接受记者釆访时坦言:高度集中、节俭、可持续是《奥林匹克2020议程》的核心,2022年冬奥会将有机会向世界证明,在中国这个人口密集的国家,可持续发展对于城市建设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推动。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张利,是申冬奥代表团工程规划技术部的负责人。“人工干预最小化”是他时常与团队探讨的问题,现在冬奥场馆规划正是朝这个方向努力的结果。

    “冬奥场馆设计的三个原则已经越来越明确:1、赛后赛时同样重要,某些场馆甚至更重视赛后的利用。2、所有雪上项目的场馆今后将成为我国冬季项目训练基地,如雪车雪橇,跳台滑雪和高山滑雪等。在夏季则作为旅游和户外运动的场所。3、现在修建的与竞赛有关的非赛道设施,如媒体中心、看台观众席均被设计成临时建筑;冬奥会后,替换它们的将是永久性的、服务于大众需求的运动设施,如专业赛道旁预留的场地,在冬奥会后会建造20米、40米等小跳台和距离更短的普通赛道,供滑雪爱好者使用;还会增加停车、接待、更衣等配套设施。”张利说。

    外界对于人工造雪存在着很多误区。张利认为,上世纪90年代末期,即使自然降雪量丰富的地区,人工造雪已是比赛中不可少的一部分,因为人工制造的雪,更符合比赛要求,对运动员更安全;人工造雪技术,是一种水分子循环过程,本身对环境没有污染;在张家口等地人工造雪的用水量,占当地供水量的比例最高不到1%,不会影响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用水。

    对张利来说,申冬奥的工作已画上句号,但对人与自然、建筑与环境和谐共存的追求并未停止。如今,张利和他的团队正投身潘家园市场改造、小城镇建设等工程,探索“用非技术的方法向可持续性城市转移”。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