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志伟
“我看到论文中关于铅含量超标的数字,大吃一惊。不是一般的高,如果这些数字属实的话,造成污染的单位是要受到法律制裁的,甚至主要责任人还会判刑入狱。”20日,湖北省环境监测中心站副站长宋国强,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独家专访时谈起“铅含量超标”的话题。
7月16日,一则“研究称南水北调水源地铅含量曾超标数倍”的消息引发社会关注。
文中提到,2015年3月10日,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副主任、研究员张全发课题组在国际学术期刊《环境信息学杂志》在线发表的论文显示,2007年—2010年间,丹江口水库8个点位的水样中,与“国标”——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GB 3838—2002)III类水的限值相比,总氮超标3.6倍,铅超标3倍。与世界卫生组织(WHO)限值相比,铅超标20倍。
长期负责环境监测工作的宋国强有很多疑问:“这么高的污染浓度,当地环保、城建、饮用水生产企业,却都没有检出?”
“环保部门有严格的监测报告制度,隶属于城建部门的自来水厂也有铅的监测项目,在他们抽样的附近还有农夫山泉的取水点。农夫山泉会自行检测,同时也有专门的部门检测抽查。”宋国强说,“丹江的水流经汉江汇入长江,沿线有众多的水厂,还有许多环保监测点,他们都没有检测到水中含有如此高的铅浓度?”
“我们根据2006—2014年丹江口水库水质的常规监测数据及全指标分析,主要重金属铅、汞、砷及有机物指标均为未检出。”宋国强说。
“我拿到了张全发研究员的原版论文,并且与他联系上了。我希望更多地了解一些他的这项研究。”宋国强透露,目前还没有机会与张全发见面做全面深入的交流,但有短信交流,“张全发回复短信说:具体细节是学生做的”。
宋国强告诉记者,“我认识张研究员说的那位学生。”指着电脑屏幕上的这篇论文,宋国强对其中一张含铅浓度的检测图标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这张图表显示,2007、2008年的各月份以及2009年的8月检测都在正常范围,但2009年11月突然大幅度增高,而且有的相隔1—2个月增幅甚至高达1000倍,这些异常数字按照正规的处理方式是需要复合处理的。如果不做复合处理,可能会把平均数拔高很多,得出的数据自然就值得商榷了。”
“丹江口水库是南水北调水源地,同时供给着湖北40%的人口饮水,国家各部门都非常重视,有严格的监管和监测制度,并定期将水质检测结果公布在网上,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对水源地监测管理,谁都不敢掉以轻心!”宋国强说。(科技日报武汉7月20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