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放空间谋变革
小编小语
“姗姗来迟”是记者给山东工研院来到步伐的描述,我们可以想象它袅娜身姿、轻点步履、端庄款款。来得晚,因而有更多时间审视自己的定位、预判自己的作为。
在大学内部,表明它瞄准的是“学院派”创新——萌发自深厚的知识储备基石之上,有带来颠覆的潜力;资金靠“两条腿”,是它吸收市场灵活度、鉴别力等特质的体现——这带来了筛选机制、注入了融汇的合力。
“不能总靠项目养,”小编日前跟随科技部在西部调研时,仍听到部级领导在地方发展上不断为地方的同志统一思想,“要有市场意识,资金进得来,产品出得去,项目就活了,一个集体也活了。”
在“立新破旧”这一点上,各地需要多一些山东工研院的“姗姗来迟”。
千呼万唤,山东省工研院终于揭开了红盖头。7月10日,济南市与山东大学、山东省科技厅三方共建的山东工业研究院几经周折,最终宣告成立。有现场参与者如此感慨,“盼了这些年,终于成立了。”
环顾国内,在广东,在上海,在江苏,在全国大部分的省市区都有类似的工研院性质的研究机构,他们面对着不断改变的世界,以勇于挑战的态度,投入创新科技的研发,期盼充当起世界级的研发机构。姗姗来迟的山东省工研院担当何任?
为什么要成立山东省工研院?
成立工研院有着现实必要性。济南经济持续保持较快增长,2014年,济南全年实现生产总值5770.60亿元,增长8.8%。增量依旧可观,增速却在放缓,有观察者列举数据,“最近10年来,济南GDP年均增速为12.3%;近5年来,年均增速是10.2%;2013年是9.6%,2014年是8.8%……是一个下降的趋势。”
解决产业转型升级的结构性矛盾和破解转型困境,济南市需要面临的挑战很多,但两个方面非常重要,一是提升传统产业,二是推动新兴产业。在过往的历史中,我们可以看到,从传统产业到高科技产业,工研院一直扮演着科技龙头和创新引擎的角色。
济南市科技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一粒种子,通过山东省工研院的平台,把种子孵化成青苗,培育成果实,在这次链条下,技术转移可以随时发生;但这颗高精尖的果实没有合适的下家时,工研院可以尝试将其推向市场。通过一粒种子的产业化之旅,济南市、山东大学、山东省科技厅希望将工研院做成一个个可供复制的、科技与产业有效结合的模式。
山东省工研院该怎么干?
薄膜电子芯片,在很多领域可以替代硅,薄膜半导体的制造设备成本只有硅芯片设备的千分之一左右。薄膜电子芯片是幸运的,它连同其他八项高精尖技术成为刚刚成立的山东省工研院的首批备选项目。这也意味着,该成果通向产业化征途中“扼脖子”的问题——“钱、才、物”在这里都得以解决。
总结国内外优秀工研院的成功经验,“钱、才、物”及将之聚合的制度是最重要的因素。但对比世界顶级工研院,山东省工研院有自己的“同与不同”:成立的出发点和定位类似,但环境不同,这就决定了山东省工研院会采取不同的做法。
比如,山东省工研院的科研和孵化端,会采取世界通行的建在大学内部。在山东大学千佛山校区,建设工研院科研及孵化基地,由山东大学与济南市共同建设。但产业发展基地会选择在具备一定产业和研发基础的济南创新谷地区。此外,多园区亦是山东省工研院的特色。结合济南市正在各个县(市)区推动建设的“创新型特色产业园区”,山东省工研院孵化、培育的企业重点向特色产业园区辐射,形成专业集聚,实现园区专业化发展。
资金来源方面,山东省工研院会采取“两条腿”走路的形式,向政府和市场寻求帮助。具体而言,山东省工研院,创立了由基金筛选项目、用基金支持发展的新的运作模式,由基金选拔项目,科研成果更接地气,符合市场需求。通过政府引导资金的投入,吸引全社会资金支持产业发展。
实际上,山东省工研院成功的关键在于人。人才的引进是工研院创新之源,越拉越多的工研院通过“人才—平台—项目—产业”的链条,发展期一个又一个产业。而这个链条也在山东省工研院的规划之中。但如同大多数工研院面临的困难,如何引进人才,也是山东省工研院的挑战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