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央视《乡约》节目再度创新升级,主持人肖东坡带领节目创作团队深入广东东莞、从化,江西全南县,四川丹棱县、米易县等地,在田间地头搭起舞台,为扎根新农村建设的年轻人相亲说媒,其“五一”特别节目《乡约攀枝花米易》收视率达0.54,收视份额过2.0,成为百姓爱看的农村节目。
然而,在各类电视节目火热的今天,涉及“三农”的电视节目却少得可怜,受到观众喜爱的更是少之又少。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大众常年形成的固有思维,认为农业节目太土气、没意思;另一方面,由于缺乏创新,“三农”节目一直处于较为尴尬的境地。
农民节目真的难拍?农村节目真的难做吗?一个三农电视节目,要想获得观众的认可和喜爱,应当主动适应中国新农村发展变化的规律,深深扎根乡土,紧贴“三农”实际,顺应农村城镇化进程中老百姓的审美需求。唯有如此,才能获得观众的共鸣,收视率的问题才会迎刃而解。
新版的《乡约》始终把舞台搭建在中国美丽乡村的油菜花田、归航码头、山脚湖边、县城广场,与老百姓真诚交流,请父老乡亲集体见证。随着中央连续多年一号文件涉及“三农”,农村城镇化的发展趋势正在吸引一批批年轻人返回乡村,在新农村建设中实现自身的价值。节目组报道的嘉宾的选择也多为扎根于县、乡、村的优秀青年男女,其中不乏养殖大户、种植大户、乡村教师等,将报道的对象聚焦在了这群青年人身上,保持一贯的乡土气息。
节目选择相亲作为主要表现方式,除了契合青年人的生活需求外,还传达了青年人在新农村成家立业、扎根农村的价值取向。为此,改版后的《乡约》以“乡土情怀,精彩人生”为基本定位,节目受众则锁定以“挚爱人生、渴望成功”为同质特征人群,兼顾城乡不同人群。这让整个节目更加的真实接地气,不仅观众喜闻乐见,同时也实现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这样顺应了时代发展规律,也使得节目组有了明确报道对象,大众化表达方式的创新同样非常重要。节目组既保持了节目的流畅性、趣味性,又要保持节目正确的价值引导取向。为此,《乡约》将全国各地的婚恋观、人生观、价值观有机融合到节目的制作中,以带有普遍性,并能反映时代特点的话题为引导,在专家、嘉宾与当地观众的话题互动中,反映各地的爱情观和价值文化。“真人,真性情,真敢说”,在求真的态度下,节目也得到了观众的认可和喜爱。
一个优秀农村节目的策划制作,离不开源自生活的观察提炼,离不开符合时代的节目表现方式的创新,也离不开大众化、接地气的话语表达,更为重要的是改革与创新。俯身闻得泥土香,只有扎根农村,才能创作出优秀的农村节目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