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7月15日 星期三
热浪滚滚下的“烤问”:很反常?要多久?
新华社记者 林 晖 倪元锦
图为一名在天安门广场游览的男士准备使用手持式电风扇解热。新华社发(吴国才摄)

■今日关注 

    三伏天刚刚开启,今年以来最大范围的高温热浪天气也席卷了中东部大部,38摄氏度以上甚至40摄氏度的天气让人直呼“吃不消”。是谁开启了“烧烤模式”?这轮高温天气还将持续多久?今年夏季高温热浪天气会频繁发生吗?记者就此采访了权威专家。

    热浪下的“真相”:高温天气其实“迟到”了

    “躺在床上是红烧,铺张凉席是铁板烧,下了床后是清蒸,出去一趟是爆炒,游泳回来是水煮,回家路上是生煎,进了家门是回锅肉……”一则有关高温的段子,折射出网民对当前天气的无奈。

    中央气象台监测显示,7月13日入伏第一天,华北大部、黄淮中西部、江淮北部、江汉大部、江南中西部、华北北部14个省市温度在35摄氏度以上,北京北部、河北南部、河南中部、山东中部气温超过39摄氏度。其中,华北平原10多个自动气象站甚至监测到41摄氏度的极端高温。

    然而,再难受,我们还得接受一个真相:与往年相比,今年高温热浪天气其实“迟到”了。

    以北京市为例,1951年以来,北京常年首个高温天气出现在6月10日,最早在5月7日就出现过高温,而今年直到7月12日才出现首个高温天气,比往年足足晚了32天。在本轮高温天气之前,北方冷空气频繁活动,雷雨天气多发,雷雨过后清透的蓝天让许多民众留下了美好的初夏回忆。

    气象专家表示,当前华北地区出现如此范围广、强度大的高温天气并不罕见。据北京市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尹晓惠介绍,往年5月份华北地区都有可能出现35摄氏度以上的高温。在历史上,北京市7月中旬最高气温曾达41.1摄氏度,出现在2002年;在2001年7月中旬,也出现过39.6摄氏度的高温。

    骄阳贯顶“很不爽”,华北旱情是个“大考验”

    在“风云二号”气象卫星云图上,可以清晰地看到当前我国中东部大部地区晴空少云,强烈的日光得以“长驱直入”,不断“炙烤”着大地。

    气象专家介绍,在东边,台风“灿鸿”已经进入朝鲜半岛,其外围云系距离华北数百公里;而在西边,降雨云团仍在甘肃、宁夏一带徘徊,当前整个华北平原处在两个天气系统中间的晴空区,因此日照较强,增温显著。同时,华北至黄淮地区还受到高压脊控制,有一定的下沉增温作用,进一步加剧了华北地区高温天气。

    在南方,部分地区已经正式“出梅”,随之而来的也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马学款介绍,当前南方地区高温也是由于受到晴空区的控制,地面辐射增温导致高温天气升级。但在强度方面,弱于华北黄淮等地。

    比之当前的高温天气,6月以来华北的旱情更值得警惕。来自国家气候中心的数据显示,6月以来,华北大部及河套地区降水量普遍较常年同期偏少2至5成,局地偏少5至8成以上,其中京津冀偏少最为明显。

    尹晓惠介绍,今年6月1日至7月13日,华北降水比常年同期偏少49%,为1981年以来降水量第二低的年份。目前,华北大部地区呈现中度气象干旱。

    好消息:来得凶猛去也快,15日后会缓解

    对于饱受煎熬的“五花肉”们来说,一个好消息是本轮高温天气不会持续太久。马学款介绍,目前在蒙古地区存在一个高空冷涡,冷空气将不断南下,预计15日以后,内蒙古中西部、华北西部和北部等地阵雨、雷阵雨天气频发,气温也将下降。

    中央气象台预计,从15日开始,受北方冷空气及南方降水天气影响,华北、黄淮及南方地区高温范围缩小、强度减弱,高温过程趋于结束。北方大部地区最高温度将在32摄氏度以下,华北西部和北部的雷阵雨、阵雨天气也将增多。

    但14日白天,高温天气仍然维持,中央气象台14日早晨继续发布高温黄色预警。预计华北东部、黄淮大部、江淮中西部、江南大部、华南大部以及新疆的准噶尔、塔里木、吐鲁番盆地等地有35至37摄氏度的高温天气,其中河北中南部、山东西北部、吐鲁番盆地、塔里木盆地东部等地的部分地区可达38至40摄氏度。

    目前,对全球气候产生广泛影响的厄尔尼诺事件仍在持续。不少人疑惑,刚进入三伏天,老天爷就来了一个“下马威”,今年夏季受厄尔尼诺影响,类似的高温热浪天气还会频繁发生吗?

    记者了解到,根据国家气候中心此前会商结果,受厄尔尼诺事件持续发展影响,夏季我国北方气温可能比常年同期偏高,但不会出现大范围、长时间的极端高温天气事件。

    (新华社北京7月14日电)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