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张江正计划用更多世界级研究设施,吸引诺贝尔级科学家和技术领袖在此工作,从而助力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但除了“高大上”的仪器和平台,张江这次很想补上自己的一块短板——亲和力和创业味。
不久前发布的上海建设全球科创中心建设22条《意见》,核心是打破体制机制瓶颈,优化创新软环境。由此,《意见》中建设“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引人注目,因为它是其中屈指可数的硬件建设计划。在近日由上海市政府新闻办组织的“媒体进张江”采访中,记者获悉,为落实该《意见》,上海张江相关实施办法草案已经广泛听取各方建议,并将于近期公布。
张江高新区自从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以来,在3年的时间里,已由一区六园发展到一区22园。在这块土地上,汇聚了上海80%的经济集聚区域、80%的创新型企业、80%的高端人才。上海打造全球科创中心的目标和张江高新区打造世界一流科技园区的目标方向一致,而且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和机遇。
打造科创中心进行时
张江高科技园区(“小张江”)管委会副主任金颖告诉记者,张江目前拥有“上海光源”、蛋白质中心、超级计算中心、生物样本库等科研基础设施,其中“上海光源”是国内最大的科学装置,可以说,在国内外很难找到第二个地方能如此密集地拥有这么多高水平基础研究平台。同时,张江目前还拥有包括上海科技大学、中科院药物所等各类研发机构400多家,还包括133家跨国公司研发中心,因此,虽然不少人将张江定义为“产业园区”,但实际上,研发是张江更显著的特征。
正是基于这样的条件,张江具备了加快建设国家科学中心的基础。金颖透露,支持和服务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是张江落实科创中心建设的核心,下一步的基础研究设施建设,将增加超强超短激光、活细胞成像平台、海底观测网等大科学设施,完成“上海光源”二期扩建。一些设施投资将在数十亿元量级。
但硬件投入归根到底还是为了吸引人才。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大张江”)管委会相关负责人马文刚表示,张江将来要想尽办法为顶级研究人员提供最好的环境。此前的调研中,有专家提出,上海应吸引诺贝尔级的科学大师来工作,他们能像牛顿之于英国,普朗克、海森堡等之于德国那样,带动上海乃至中国的科研实力和影响力——即便大师年事已高,也能吸引他的团队。
马文刚说,围绕科创中心建设,浦东张江园区已明确了定位——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成果的策源地、产业化平台,以及高科技企业聚集地。在国家科学中心框架中,大型基础研究设施处于核心,在它之外,环绕着三个“圈”——最内侧是一批研究机构,包括高校、院所、工程技术中心;中间是创新创业服务圈,包括各类科技中介组织、公共研发平台等;最外侧是产业承接区,它能将张江产出的原创性成果化为现实生产力。
马文刚强调,国家科学中心的功能,不会仅限于基础研究,主角也绝非是“高大上”的大装置、大机构。
事实上,张江园区的“高大上”色彩一直太过浓郁。与中关村等相比,张江创业氛围不太足、热度不太够,一大原因就是不够有亲和力——此前很长一段时间,张江并不宜居,这里商业设施不足,吃饭都不怎么方便;每天入夜,找不到归属感的“张江男”们如退潮般离去,留下一座空城。这同时导致另一个问题:初创企业很难找到合适的办公场所,而在其他地方,他们至少能找间民宅舒服地蜗居,在路边找个饭店填饱肚子,找间咖啡馆见合作伙伴。
马文刚说,中关村等是在城市空间中自然而然形成,生活气息一直很浓郁。但张江脱胎于农田,从引入大企业起步。实际上,完善生活设施,远比建工厂困难,需要相当精细而耐心地经营。
金颖透露,张江未来将在优化生活配套服务上下大力气,建设符合国际人才需求的就医、子女就学等服务体系,这些做法被称为“产城融合”,也就是将产业园区和城市社区交织在一起。
在张江眼中,“国家科学中心”另一种描述可能更利于公众了解其内涵。马文刚说:“我们有时称其为‘国家科学城’。”
启动国际人才试验区
硬件投入归根到底还是为了吸引人才。“双自联动,关键是人才。”在上海市委“一号课题”中,许多吸引人才、服务人才的新举措让创新创业者们怦然心动。自贸区扩区,更带来了许多集聚人才的利好消息。比如,在自贸区将率先试点外国留学生在自贸区就业、放宽外国专家就业年龄限制、集中办理“中国绿卡”窗口,扩大方便国际人士就医就学,延长国际中转时间等。
在上海市委“一号课题”的分课题中,其中就包括“张江示范区建设国际人才试验区”,在这些新举措中,有的将率先“花落张江”,并辐射到全市。
同时,课题也将制订政策方案,吸引更多国际一流人才来张江发展,并让更多本土人才拥有国际影响力。为了提升本土人才的国际化水平,张江正在推进国际学术交流和项目合作,吸引高层次人才领衔开展先进技术研发应用的国际合作,对转化国际前沿科技成果所需的中试、试制和示范性应用给予资助。
根据“两步走”时间表,从2015年至2017年,张江将初步建立和理顺国际人才试验区的体制机制,全面启动建设国际人才试验区的各项措施;从2018年至2020年,将基本建成国际人才试验区,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和人才战略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