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的生命力在于就业,就业率是检验办学水平和质量的重要指标。”6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张德江亲自向常委会报告执法检查工作。今年3月—5月,他亲自担任执法检查组组长,对有着19年历史的职业教育法开展第一次执法检查。
在当日下午的分组审议以及次日的专题询问联组会议上,报告引发热议。不少与会人员认为,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在组织、教学方式、实施体系存在着不够科学、不完备和不到位的问题,职业教育不够接地气,企业的“缺位”现象凸显。
要以需求为导向设置专业
“市场需要什么人才,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陆浩委员说,现在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不少,但专业设置和市场需求相差很远,往往学校有什么教师就开什么课,不管市场需要不需要。特别是有很多专业带有误导倾向,貌似社会需求量很大,但学生并没有学到真正的本领。
“职业教育首要一点就是要学有所用,授人一技之长。”赵少华委员提到了学非所用的问题。
“在课程设置上很多时候过于简单,不够多样化、多元化和广泛化。”她以工艺美术职业教育为例,目前在全国范围内,冠名为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校共有10所,这些院校60%左右的课程都是为了迎合前沿的时尚艺术,比如说视觉传达、工业制造等,只有不到40%跟传统工艺美术职业技术教育相关。此外,大多数工艺美术职业学校在课程设置上都过于理论化,缺乏实际操作,很多学生在毕业后进入企业还要经历一个再学习、再适应的过程。
报告中还提到,涉农职业院校招生困难、农业技术专业萎缩,农业职业教育吸引力不强。
“到底是因为中国人根深蒂固的轻农意识,还是课程安排和培训方式上有问题,值得三思。”来自广西的全国人大代表冯碧红说,每年回家发现边远农村大片土地荒芜,从事农业的劳动力基本上都是50岁以上的人。“农业技术培训需不需要读三四年,需不需要接受英语课、语文课、数学课的教育,能不能量身定做,比如种植烤烟、养猪、养鸡,根据需要培训,这样可能吸引更多学生读农业职业教育。”
校企合作探索“私人定制”模式
吴晓灵委员赞同报告中的建议,“注重发挥企业、行业组织办学的积极作用”,因为真正了解职业教育需求的是企业和行业。
但校企合作往往流于形式、职业教育产业发展两张皮的问题被多次提及。
“要充分发挥市场在办学中的主体作用。”温孚江委员认为,政府要尽量少办公立性的职业教育,其责任是采取综合措施,大力鼓励以大企业(集团)或者企业联盟(行业协会)为支持背景的职业教育,“这应该是主流”。
在他看来,职业教育学校专职教师队伍不宜过大,要聘请固定或非固定的兼职教师或者技师作为老师。这样不养多余的人,提高办学效益,避免学校出现低效、低能和使学校走入一个“吃饭的财政”的境况。
方新委员认为,企业和学校的关系,不是一个学校加一个企业弄一个实训基地的关系,要让企业更多发挥主体作用,参与到办学里面,不一定每个企业自己要办职校、技校,但是这些职校、技校应该为企业,尤其为大企业或者一个行业的小企业去“私人定制”,从招生到培训课程、实习等等,企业要全程参与。
赵少华提到了德国的双轨制职业教育,学生一半时间在职业学校学习,一半时间在企业实习工作的教育模式,这种教育体系中,学生学前与企业签订协议,学习期间同时获得工作经历,还可挣到实习工资。
不能追求从“职业”转“专业”
“职业教育学校不能都走从中专升到大专,从大专升到大学这样的路径。”郎胜委员说,现在的职业学校很多硬件不错,有的职业学校,特别是有的教师容易忽略“职业”,更重视“专业”,有的逐步从“职业”倾向更加“专业”,更侧重理论研究,使职业教育越来越“高大上”。
“这样太像本科大学了,不像职业学校,一定要找准定位、因地制宜。”他认为,职业教育法中对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实用人才和熟练劳动者。职业教育应该向培养技术能手方向发展。
报告中也提到,一些职业教育机构追求学历“升格”,偏离了职业教育的职业性和就业导向。
6月30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举行联组会议,结合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职业教育法实施情况的报告进行专题询问。
刘德培委员把民意带到会场,向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发问:“执法检查中,职业学校反映强烈的有两个问题,其中之一是职业学校要升格,即中职升为高职,高职改为本科。请问教育部,今后发展的具体思路是什么?”
“关于职业学校的升格问题,我们的导向是,原则上中职不升为高职,高职不升为本科。”袁贵仁说,应当保持与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需要相适应的稳定的中、高职结构,各个中、高职学校都要各安其位,各尽其能,在各自的定位上潜心办学,提升质量,争创一流。职业教育应坚持就业导向,而不能简单办成升学教育。
(科技日报北京7月4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