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工作中的黄墁。 |
□ 徐海丽 江 杰 龚春冰 王海迪 魏海斌
她,把岁月的痕迹,定格在一桩又一桩罪案现场。
她,日复一日地出入实验室,埋头鉴定工作,无怨无悔,为自己的青春描上了一抹别样的色彩。
她,孜孜不倦追求真相,深夜的白炽灯映照着她孤寂而忙碌的身影,一切只为了用事实的真相慰藉逝者的心灵。
大美永恒,“最美”法医。作为一名人民警察,广西玉林市公安局玉州分局刑侦大队法医黄墁长年战斗在刑侦一线、用铁证让尸体“说话”,信守正义必将战胜邪恶的决心,用青春和汗水诠释法医这一崇高而神圣的职业,用非凡勇气与无私奉献的精神为“美”作出最朴实的注解,成为新时期公安民警忠诚履职的典范、打击犯罪的尖兵、服务群众的楷模、爱岗敬业的榜样。
执着选择
在很多风靡的侦探类的电视剧里,女法医独立、果断、干练的形象深入人心。
而初见黄墁,身着警服,外表柔弱,和蔼可亲,笑容可掬,让人很难把她与法医这一职业联系在一起。
正是看起来恬静文秀的黄墁,从警6年来,参与了各类案件的现场勘查及法医检验鉴定,其中重大、疑难案件63起,尸体检验311具,活体伤情检验1085人次,协助出具鉴定书529份。
走上法医之路,对于黄墁来说,是一件很偶然的事情。高考时,黄墁填报的第一志愿是昆明医学院的法医专业。“一直到拿到录取通知书之后,我爸妈通过向别人了解我才知道这个职业是做什么事情的。”黄墁说。
而误打误撞就读法医专业的黄墁,却在大学时期开始展露出她超强的心理素质和过人的专业能力。
大学里,一些连男同学都望而生畏的场景和尸体,黄墁却“兴趣盎然”:在被福尔马林浸泡肿胀的尸体旁一站就是大半天,回到宿舍照样吃起最爱的红烧肉;第一次接触散发恶臭、别人恶心想吐的腐尸,她却一点反应都没有……“这可能和我从小开朗的性格有关。”黄墁说。
大学第二学年,黄墁的父亲找到学校想为女儿改专业时,老师曾对黄墁说:“你的理论和动手能力都很强,转专业可惜了。”喜欢上法医专业的黄墁在做通父亲的思想工作之后,一如既往地坚持了自己的选择。
天长日久,比男生还能干、胆大的黄墁,让同学们纷纷折服。2009年,以优异成绩大学毕业的黄墁考入玉林市公安局玉州分局,从事法医工作。
初入职场,对于仅仅具备一定理论和实践能力的黄墁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法医的活“脏、苦、累”,但却是人命关天的工作,任何的疏忽与遗漏,都会引导出错误的鉴定,都可能给罪犯有可乘之机,给无罪的人蒙上不白之冤。黄墁深谙法医工作的艰难与险阻,更知道法医工作责任的重大。
“不冤枉一个好人,也不放过一个坏人”是黄墁在工作中恪守的信条。为了提高业务技术、掌握医学鉴定水平,黄墁不仅勇于实践,更是虚心地向单位的法医前辈学习请教,刻苦钻研法医学、实用病理学、法医解剖学等,使她不但提高了业务能力而且进一步拓宽了医学视野,丰富了知识面。
“集腋成裘,聚沙成塔”。黄墁在日积月累中不仅找到了抽象理论与具体实践的结合点,从单位的老法医身上学到了很多宝贵经验,对法医工作有了更为具体、深入的理解和认识,这些经历让她受用终生。
傲然绽放
法医工作,是常人难以体会的一项艰辛工作。无论是狂风暴雨,酷暑严寒,无论白天还是黑夜,山再高,路再远,哪里有现场,哪里就得去。
在法医界,现场勘查是犯罪现场重建的首要和基础性环节。而法医在犯罪现场发现和分析作案痕迹,对揭露案件真相,破获刑事案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名优秀的法医,来到犯罪现场后,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尽可能地多收集证据,让犯罪现场得到尽可能最忠实地还原。”黄墁说。
在很多凶杀案件中,尸体往往已经腐败变臭,蚊蝇密布,蛆虫横行,夏天,现场的蚊虫赶也赶不走,身上的汗水也经常是湿了又干,干了又湿,面对这些常人难以忍受的环境,黄墁从不退缩,累了就在路边石头上歇息,渴了就喝冰凉的矿泉水,饿了就啃方便面,困了就在车上休息片刻。
“她虽然身躯娇小,但柔弱的身体里拥有一颗强大的内心,敢于挑重任,不管在多恶劣的现场环境,都能马上进入工作状态,非常敬业。”这是黄墁给同事们的印象。
在黄墁的记忆里,印象深刻的是一次在玉石公路附近死亡的一位老人。
接到报案,黄墁与刑侦人员赶到现场时,见尸体泡在小河里,人未走近就能闻到阵阵刺鼻的腐臭。看上去尸体是完整的,但黄墁用手一捞,拿起来的却只有骨头。为了不遗漏任何一点证据,她把骨头、肌肉一点一点捞上岸,担心有重要部位掉落在河底的沙中,又用手在沙面上不停搜寻。之后,黄墁复勘了三次现场,同时结合侦查人员的多方侦查,案件最终被准确定性为死者失足掉河溺水死亡。
一名出色的法医,除了胆识过人、技艺高超,还要有对案件线索的敏锐嗅觉。
2010年5月,接到命令的黄墁在第一时间跟随同事赶到玉林市玉州区郊外的一个凶杀案进行现场勘查,提取相关物证。由于命案现场地处荒郊野外,周边环境非常复杂,死者死因迷雾重重,犯罪嫌疑人踪迹难寻。
为弄清这里究竟是否是第一现场,黄墁不由分说就蹲下对腐败的尸体及周围环境进行勘查,炎炎烈日下一蹲就是一两个多小时。正是黄墁的判断,成为了这起命案的突破点,专案组通过现场状况及血液上的信息,最终抓获了犯罪嫌疑人。
“我们就是尸语者,是那些能够读懂尸体语言的人。”黄墁认为,法医的工作就是要让死者“说话”,还原死亡真相。在很多凶杀案的现场,黄墁就是通过和尸体的对话,帮助同事们把案件弄个水落石出。
正是熟练运用自己的法医知识,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为刑事案件的准确定性提供依据,为命案侦破提供方向,使多起案件获得突破性进展,黄墁个人先后荣获“2010年个人三等功”、“2011年优秀共产党员”、“2012年度全区优秀人民警察”、广西首届“最美警察”称号等荣誉。2015年4月,黄墁被中央宣传部、公安部联合评选为全国十大“最美基层公安民警”,成为广西唯一获此殊荣的民警。
法医,这个职业在常人看来不仅恐怖、艰辛,让人难以忍受,而且需要人具备高超的职业技能、坚忍不拔的意志力和绝不放弃的敬业精神。而在黄墁眼里,更是一种崇高的职业和一种社会责任。
“让证据说话,对历史负责”,这是美籍华裔法医专家李昌钰博士多年来的人生信条,也成为黄墁从警6年多来的执着坚守。
铿锵前行
和普通人一样,对于舒适快乐的生活,黄墁也有着同样的追求。
然而,为了做好法医工作,正值青春美丽的黄墁,却没有时间像同龄女孩儿一样去购物旅游,更没有太多时间陪伴家人。
提到妻子,黄墁的丈夫眼里流露的不仅是疼爱,更多的是理解。自从结婚以来,他和妻子是聚少离多,平时单位的一个电话到来,不管是吃饭还是休息时间,妻子立马穿上警服就走出家门。
平日里,黄墁工作压力太大,丈夫喜欢拉着她逛街,或者到KTV,时常为她举办只有一个观众的“演唱会”。黄墁说:“平日休息时间很少,很少顾及家里的事情。丈夫没有对我有什么怨言,并且还不时地在我工作遇到困难鼓励我,他很理解我作为一名警察特别是一名法医什么事情最重要。”
2013年年初,黄墁怀孕了,全家人都欣喜地盼着小生命的降临。然而黄墁却因连续工作12个小时后身体出现严重反应,紧急赶到医院治疗,但最终还是没能保住胎儿。
同年7月,黄墁在缝合一具艾滋病嫌疑人尸体时,手指不小心被针刺破出血,她紧急冲洗后到防疫中心拿了药。回到家中,她将实情告诉了丈夫时,丈夫手中的锅铲掉落在地。
由于该艾滋病嫌疑人死前正处于窗口期,黄墁得持续使用阻断药物及多次定期抽血化验,接下来的半年时间,尽管悲伤与愧疚交加,她每次都是自己去取化验结果,她说希望独自去面对这道生死考题。在精神最受煎熬的前几个月里,丈夫一直陪她共渡难关。
经过多次复检,2014年10月,黄墁被排除了感染艾滋病。“任何工作和岗位都有风险,我是一名警察,一名法医,只要真相大白,一切无悔于心。”对于这段在旁人看来惊心动魄的经历,黄墁事后却轻描淡写。
2015年3月,黄墁终于迎来了她生命中的小宝贝,每当看着孩子稚嫩的笑脸和牙牙学语的童真,黄墁觉得她的生活增添了很多说不出的喜悦。黄墁还给儿子取名皓皓,寓意光明一片。
现在每天下班回家,黄墁第一件事就是亲亲可爱的孩子。如今,黄墁最幸福的时刻,那就是案件破获以后和家人团聚、其乐融融的时候,家的温暖给了她前行的力量。
“替死者申冤,为活者护卫”。以科学的手段,用自己的实际行动,黄墁积极践行着这一法医学名言。
怀着对群众的感情,带着对工作的挚爱,执着于真相的追寻,在追逐梦想的路上,这位恬美慧质的女法医坚定着信念,义无反顾地铿锵前行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