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7月02日 星期四
糖尿病治疗:从经验与循证走向精准
□ 本报记者 李 颖

    我国近年来的糖尿病人口正处于急剧增长的态势,目前已超过1.13亿。数据显示,中国每天新增糖尿病患者15000人,每个小时新增600人,每一分钟新增10人。这对于国家、社会和家庭造成了严重的经济负担,也对医务人员构成了严峻的挑战。

    儿童患者发病率在增加

    中国糖尿病患病率迅速上升,2010年全国10万人大型调查表明,18岁以上人群的糖尿病患病率为11.6%,患病人数达1.14亿人。据调查数据显示,糖尿病患者平均年龄在32岁便患上糖尿病,年轻人群的糖尿病前期患病明显增加。“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在临床基本见不到35岁以下的患者,但这几年总能见到10岁左右的小患者。”在第四届赛诺菲东西方论坛上,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解放军总医院内分泌科主任母义明教授接受科技日报记者专访中谈到,糖尿病低龄化问题正逐步显现。

    母义明指出,糖尿病低龄化发展的主要原因有两个,腹型肥胖和生活方式的改变。随着腰围的增长,中国年轻人群糖尿病患病率大幅度上涨,据调查显示,男性腰围大于等于90cm,女性腰围大于等于80cm的患病率为19.1%,腰围增大主要是由于中国人群饮食结构发生改变造成的。饮食方式西方化,谷物精细处理,甜味饮料、饮食脂肪和红肉的过多摄入,是加速年轻人群腰围不断增长的重要原因。

    中国糖尿病患病率平行于中国经济及城市化上升。随着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年轻人群工作压力过大,经常熬夜加班,睡眠以及昼夜节律紊乱,加之空气污染严重,容易产生抑郁,滥用抗精神病及抗病毒药物等这些因素极易诱发糖尿病。高脂肪、高热量饮食的摄入,运动量的减少,仅11.9%中国成人规律运动;抽烟、喝酒、熬夜等不良的生活方式导致中国男性青年糖尿病患者不断增多。

    关注心血管并发症

    有统计显示,糖尿病住院患者慢性并发症总患病率达73.2%,其中神经性病变最高,为60.3%,其次还有眼部疾病、肾脏疾病、高血压、心血管病变、脑血管病变、下肢血管病变等。母义明谈到,糖尿病患者合并各种并发症的几率还是相当高的,长期以来无论医生还是病患一直将关注点放在血糖控制,但是糖尿病降糖治疗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2型糖尿病对患者的健康危害,更多是在并发症,而非糖尿病本身。”母义明指出,控制糖尿病的目的是为了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等并发症的发生,为了预防死亡、减少致残,但如果心脑血管疾病等严重并发症已经显现,“就不应再一味进行强化治疗,继续强调控制血糖,否则低血糖有可能增加死亡率。”

    临床有数据显示,病程在十年左右的糖尿病患者开始进行强化治疗,结果死亡率增加;危重的ICU病人,强化降糖至正常值,死亡率也明显增加。母义明由此指出,强化降糖可能导致低血糖的出现,低血糖引致的心衰、心梗发生率便增加了,并发症里,心梗、脑梗最致命,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一般患者已经出现心梗脑梗、肾衰等情况,糖尿病已经控制意义不大了,控制和不控制估计预期寿命一样,因而也就没有必要付出更大的代价了。

    为了使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降到最低,糖尿病患者需要加大药物剂量或同时服用多个口服降糖药物,此时往往会遭遇低血糖和体重增加的问题,这都会对患者的心脏带来负担。

    针对这种情况,母义明建议糖尿病患者应合理地选择降糖、降压、调脂的药物,以达到全面控制血糖、血脂、血压等危险因素的目的。

    新老药物各有千秋

    “糖尿病早期严格血糖控制带来远期临床获益。尤其对于病程短、预期寿命长、无多重并发症的糖尿病患者更需要严格控糖。立足‘黄金时期’,放眼糖尿病治疗的药物选择。”中国医科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李光伟教授提到的糖尿病强化治疗存在“黄金时期”的观点,即糖尿病早期严格血糖控制带来远期临床获益。同时李光伟还指出,长病程的2型糖尿病患者想要通过短期强化治疗使心血管获益是不现实的。

    国际共识指南推荐,高危人群如糖尿病前期(IGT)患者,仅靠生活方式干预往往不能达到100%预防2型糖尿病发生的目标,就算饮食和运动可将血糖控制在正常水平,也无法保证以后血糖不再上升,因而结合药物干预治疗可能会有所帮助。

    有研究证实,在糖尿病前期通过二甲双胍干预治疗,10年内IGT患者糖尿病的发生率下降了18%,而另一个生活方式干预组的发生率下降了34%。如果将二者结合起来,最终的干预效果可想而知了。

    随着对糖尿病病理的不断深入了解,以及糖尿病治疗领域循证医学新证据和新降糖药的不断涌现,可供医生和患者选择的降糖药物种类繁多。但是,与新兴的降糖药物相比,磺脲类降糖药物仍然具有显著的药物经济学优势,始终是国内外指南推荐的核心治疗之一。

    其中新一代磺脲类药物格列美脲,能够生理性促进胰岛素分泌,具有更强的胰外作用,可同时有效针对2型糖尿病的两个主要病理生理异常——胰岛素分泌缺陷和胰岛素抵抗,符合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需求,且不增加肥胖患者的体重,低血糖风险也小于传统磺脲类药物。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李焱教授则表示,DPP-4抑制剂为持久血糖控制带来新的可能;阿格列汀在持久有效控糖方面显著优于格列吡嗪,且低血糖发生率低,不增加体重并改善患者血脂谱。

    精准医学有待实践

    自从2015年1月20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国情咨文中宣布启动“精准医学计划”以来,似乎每个学术论坛都要涉及,此次也不例外。

    “精准医学是糖尿病的发展方向,但现有医学模型还不支持进行预测、诊断和治疗。”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主任委员翁建平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精准医学的运作模式是:准确诊断,靶向治疗,最后优化临床结局。但是糖尿病是个多因素复杂疾病,绝大多数糖尿病无法做到精准诊断、靶向治疗。另外“精准医学”需要采集、整合大量信息,但目前临床上还有大量的数据鸿沟。

    翁建平认为,目前,糖尿病的治疗,依然是通过每日数次手指取血监测患者血糖,并结合医生的经验来进行治疗。而目前美国负责设计“精准医学”项目,对糖尿病的治疗愿景是,在2年后,实现糖尿病患者DNA信息健康档案搜集,并通过微型可植入芯片智能动态监测患者血糖,免去每日数次“扎手指”测血糖之苦。而在5年后,从DNA分子层对糖尿病日益加深认识,在治疗上根据基因分析调整用药时间及用药剂量。

    针对中国国情,翁建平表示,精准医学目前来说仅仅是科学理念,不足以改变实践。而对于中国1亿多糖尿病患者而言,目前糖尿病专业人才还是不足以应对庞大的病患基础的,培养更多的糖尿病专业人才是当前的重要事项。而社会媒体还应继续普及正确的糖尿病科普教育,让更多的糖尿病患者及早就医,及时治疗,与糖尿病健康共存。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