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砂锅
据统计,我国有上千万病人正饱受尿频、尿急、尿失禁等排尿障碍的折磨,很多病人多次求医,也吃了很多药物,却仍然无法有效改善这些症状。请关注——
许多人并不知道憋不住尿、漏尿等现象是疾病,需要治疗。膀胱起搏器在急迫性尿失禁患者的治疗中成功率达八成左右。
中老年女性最突出
膀胱过度活动症是一种以尿急症状为特征的症候群,常伴有尿频和夜尿症状,可伴或不伴有急迫性尿失禁,其明显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已成为困扰人们的一大疾病。近年来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以及糖尿病与神经系统损害性疾病的增长,由此继发的相关疾病——膀胱过度活动症的发生率也逐年上升。我国部分地区开展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膀胱过度活动症发病率为18%—53%不等,老年妇女的发病率高达70%。
很多女性由于妊娠造成盆底肌肉松弛,生育过程中对盆底的损伤会影响尿道控尿能力;盆腔手术、阴道手术会引起盆腔正常解剖结构改变,导致尿道控尿能力减弱;中年以后的女性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各项功能也逐渐老化,雌激素水平下降,尿道和膀胱周围的支持韧带和肌肉松弛,尿道括约肌的功能退化;过度肥胖或长期便秘,腹压增加,导致对盆底支持结构压力过大,以上种种原因都会造成压力性膀胱过度活动症。
由于患者身上常伴有尿骚味,无法进行正常的社交,易造成心理障碍,诱发焦虑、抑郁、自闭等心理疾病,其抑郁症发病率是普通人的10倍;其次,尿失禁易导致女性月经不调、更年期提前,加快女性衰老及功能减退。另外,膀胱过度活动症易诱发盆腔炎、膀胱炎、尿路感染、阴道炎,甚至引发重大疾病。
超九成患者放弃治疗
据估计,难治性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占患病人群四成以上,为了更好地了解这些患者的就诊及生存状况,美敦力公司联合泌尿外科尿控专业医生发起了北京、上海等7城市的患者深度调研。
中国首份难治性膀胱过度活动症调研结果显示,就诊率低和误诊是治疗率低的主要原因。很多患者面对“难言之隐”选择继续忍受,或者到二三级医院就诊时被诊断为尿路感染而无法获得正确的诊疗。疾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均有巨大的影响。
抱怨最多的是对睡眠质量和工作的影响,提高睡眠质量及减少起夜是难治性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最重要的治疗诉求。超九成难治性尿失禁患者不得不妥协于现有治疗或放弃治疗,其中有效率最高的骶神经调节(膀胱起搏器)临床普及率不到1%。
为促进诸如难治性膀胱过度活动症等难治性功能性排尿障碍疾病的有效治疗,2015年3月,由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尿控学组发起,北京医院泌尿外科主任王建业教授牵头成立中国骶神经调节专家联盟。据王建业介绍,联盟的成立旨在促进难治性膀胱过度活动症等难治性功能性排尿障碍疾病的有效治疗,通过普及、规范、发展骶神经调节(膀胱起搏器)治疗手段,为广大难治性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找到“新希望”。
膀胱起搏器类似于心脏起搏器
“骶神经调节专家联盟成员之一。”北京博爱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廖利民教授介绍,膀胱起搏器类似于心脏起搏器,是一种置入体内长期使用的电调节治疗通过弱电脉冲影响骶神经,调控膀胱、括约肌和盆底神经反射。简而言之,就是能让主管膀胱和排尿的神经准确向大脑送达“开”“关”信号。
廖利民透露,该治疗尤其适用于因患各种疾病造成的急迫性尿失禁、尿频尿急等膀胱过度活动症症状,还有非梗阻性慢性尿潴留、以及间质性膀胱炎排尿相关的等经保守治疗效果不理想的病人。排尿症状的改善,能使病人恢复日常活动,也避免接受膀胱扩大或尿流改道等创伤很大的手术。目前全球已经有超过17.5万人受益于该疗法。据了解,膀胱起搏器治疗分体验治疗和长期置入两个阶段。体验治疗可以让病人在置入起搏器前亲身体会这项治疗对自己的效果,经过体验治疗,记录排尿日记情况和评估症状改善情况,如果病人在体验期间能够获得症状缓解,表示适合置入膀胱起搏器进行长期治疗。
膀胱起搏器疗法治愈率达八成
骶神经调节联盟成员之一的朝阳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张小东教授是国内较早一批开展膀胱起搏器疗法的专家,在膀胱起搏器诊疗领域具有丰富的经验。
“膀胱起搏器在急性尿失禁患者的治疗在过去12个月内治疗成功率达8成左右。” 张小东表示,对于每天跑厕所多次的难治性膀胱过度症患者来说,膀胱起搏器可以有效地减少患者跑厕所的次数,并帮助控制尿意,可以让患者充分改善睡眠及生活质量。
“膀胱起搏器长期置入是将起搏器置入皮下脂肪组织并固定电极线,起搏器由医用程控仪开启并设定适当的刺激程序,病人另有一个体外遥控器可以开关和调节起搏器程序。”张小东解释说,患者可定期回医院,请医生随访病情,医生再根据病情进展请工程师调节程序设定。手术完成两三天就可以出院,两周后打手机、用微波炉、下水游泳等都不成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