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影《空中决战》中,一架法国空军的幻影2000战机在飞行表演时,因恐怖分子劫持突然从雷达屏幕上消失,雷达反复搜索空域仍然没有发现飞机反射波信号。如果这是一架反辐射无人机,地面雷达将会遭受灭顶之灾。反辐射无人机(AUAV)是反辐射武器的一种,是近年来无人机在电磁对抗领域重点发展的方向之一。
雷达是“盾”,反辐射无人机就是“矛”,通过在无人机上加装被动寻的导引头和战斗部分,一旦发现雷达辐射的电磁信号,就可以跟踪辐射源直至发射导弹摧毁敌方的雷达系统,从而有效掌握未来战争的制电磁权甚至是制信息权。可以说,反辐射无人机不仅是雷达的“夺命杀手”,更是未来信息化战争对抗的“尖刀”。
反辐射无人机源于电子对抗
海湾战争中,美军使用了62架F-4G反辐射无人机,发射1000多枚“哈姆”高速反辐射导弹,致使伊军的雷达开机量迅速降低了90%。目前的反辐射武器主要包括反辐射导弹和反辐射无人机。与反辐射导弹相比,反辐射无人机成本低,续航时间和滞空时间较长,可以作为反辐射导弹的有力补充,有利于进行大范围目标搜索和快速跟踪,并可以伺机对多目标展开攻击。
无人机在电子战中的成功应用可以追溯到第三次中东战争中,以色列军队使用自制的“侦察兵”和“猛犬”无人机,对叙利亚导弹阵地展开了欺骗性干扰,直接造成叙军误打误判,对后续摧毁贝卡谷地阵地创造了先决条件。此后,人们继续开展无人机在电磁对抗领域的应用,具有反辐射能力的无人机系统相继诞生。
反辐射无人机系统包括无人机本身及各种战斗装具、地面控制系统、发射系统以及导航系统等。反辐射无人机不仅仅只是“雷达杀手”,更是各类辐射源的夺命“克星”。反辐射无人机可以大量发射升空,对敌防空系统和通信干扰装置进行压制和摧毁。加装了复合制导装备的高速反辐射无人机甚至可以用来攻击敌预警机和电子战飞机,具有巨大的攻击潜力。
各国竞相研究成果璀璨
反辐射无人机是作战“多能手”,除了直接对敌方雷达设备产生威胁外,还可以有效应用于侦察突防,具有较好的生存能力。它从上个世纪70年代末开始进行技术研制工作,90年代已有多个型号反辐射无人机装备部队,并先后多次被应用于战场实践。
反辐射无人机家族的佼佼者当属以色列的“哈比”无人机。这种反辐射无人机由以色列飞机工业公司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秘密研制,其主要战略意图是为了打击可以机动部署的地面雷达系统,确保空中优势的存在。该无人机总体布局简单,机身呈圆柱状,最大飞行高度3050米,续航时间可以达到4个小时。
美国波音公司于1979年开始Brave2000型反辐射无人机的研制工作。这种无人机只能一次性使用,由于安装有雷达干扰机,可以有效破坏敌方雷达探测效果。Brave2000可以配置在运输/发射箱内,每15个发射箱组成一个标准编组,可以通过卡车或者铁路机动运输和发射。进行改进后的Brave3000反辐射无人机大大提高了起飞质量和攻击半径,具有更强有力的突防杀伤能力。
除了美以两国,美国与德国合作生产的“210”勇敢“大黄蜂”、法国的“ARMAT”反辐射无人机以及南非“LARK”反辐射无人机等,各有一定的代表性。反辐射无人机集无人机、导弹和自动化技术于一身,可以看作是特殊的无人驾驶攻击武器,可以在任何天气条件下对敌防空系统的雷达设备进行全天候、远距离的探测、压制和打击,从而实现战争初期对敌方指挥控制中枢的毁灭性打击。
未来战争将大放异彩
反辐射攻击是一种“硬杀伤”手段。在现代战争中,夺取电磁频谱的控制权直接成为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战斗力因素。反辐射无人机可进行巡航作战和实时攻击,纵深打击能力和饱和攻击能力突出,因而在未来战争中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随着反辐射无人机的问世,反辐射作战已经在理论上走向了成熟。
反辐射无人机可以作为夺取“制电磁权”的有效利器,直接对敌方辐射源开展打击,有效弥补了全维作战空间中的打击死角。由于摧毁和压制了敌方雷达系统,从而使敌防空能力大大衰弱,直接掌握了空中攻击优势。反辐射无人机攻击能力强,具有突然打击能力,因此会对敌方雷达操作和指挥人员产生巨大心理威慑,从而起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
然而反辐射无人机也存在一些不可避免的弱点:其依赖预先的侦察情报,作战应变能力较弱;自身导航系统脆弱,缺乏防御设备,自我防护和电子防御能力较差;导引头工作能力有限,准确跟踪雷达辐射源信号难度较高,巡逻空域较为固定等。
未来反辐射无人机将进一步增加航程,采用隐身性能更好的材料,降低自身的信号探测特征,提高突防能力,继续提高命中精度和目标识别能力,并对攻击算法进行改进。此外,高超音速反辐射无人机由于具有较好的突防能力和快速打击能力,也是未来发展的重点方向。
(本栏目由科技日报军事部与国防科技大学国际问题研究中心联合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