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6月28日 星期日
研究“一带一路” 智库PK要见真章
□ 本报记者 张 晶

    任何事情都有它的发展节奏。“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速度显然已经超出了大多数人的预料。

    自3月28日“一带一路”愿景与行动文件正式发布以来,一大批冠以“一带一路”之名的智库和智库联盟纷纷成立,越来越多的问题被提出,越来越多的智库机构和专家现身说法,发表自己的观点。

    业内人士指出,我国已经确定了建设“一带一路”的发展战略,目前尚处于从战略层面到规划层面的一个过渡阶段,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认真研究。“‘一带一路’的建设需要智库研究做支撑。但问题是,不能把‘一带一路’当作一个框,啥都往里装。研究‘一带一路’的相关问题,大家PK,谁有本事谁上。”

    “一带一路”需要更加专业的智库研究

    4月8日,中联部牵头成立“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10天后,“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理事单位已由成立之初的55家增至59家。

    “联盟成立之后,有很多研究机构找上门来,想加入。”这种踊跃申请加入联盟的现象,让当代世界研究中心博士林永亮非常感慨。但是,很多“生面孔”和“新面孔”却让联盟秘书处、中联部当代世界研究中心无从判别这些研究机构的研究水平。

    对于当代世界研究中心遇到的这种问题,零点研究咨询集团董事长袁岳并不感到奇怪。他指出,我国的很多智库普遍存在“个体操作模式”的特点,和西方国家所说的智库有很大不同。“它不是团队作业。常常是某个大学的教授,或者某个研究所的研究员,他们带几个学生写几篇文章,发表一些个人的见解。他们基本上没有系统的数据作支撑,也缺少对实际情况的了解。”

    从2013年国家主席习近平首次提出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以来,国内很多智库就已经开始围绕“一带一路”选题研究。业内专家告诉记者,这些研究中有好东西,但是很多研究都非常盲目,也很空泛。“有的智库就拿手头上现有的那点资料做文章,缺少翔实资料,满篇的都是从概念到概念,从文字到文字。有

    的从‘新闻联播’上挖线索,设计选题,就是为了迎合热点,缺少研究的针对性。对于‘一带一路’建设,这些研究提不出什么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

    “现在很多所谓的智库专家,他们想的是某篇报告被高层关注,心思都花在猜测上层意图上了。”袁岳强调,专业和拍马,这两个取向完全不同。他告诫,如果是空壳+拍马,这就非常危险。“‘一带一路’建设需要更加专业的智库研究。”

    遴选智库要有新标准和新机制

    我国的智库不少,但知名智库并不多。怎样才能从为数众多的智库中,遴选出有实力的、专业的智库?

    “评价一个智库是否能够称其为智库,考核标准有两个方面:智库运行模式和智库产品。”国务院参事刘燕华指出,一个名副其实的智库应当具有小核心大网络的框架,要具备生产知识和营销知识的能力,并且能够保持组织形式和观点的独到性。智库的研究成果不是决策,而是多种选择的系统方案,并且要对采取不同方案的利弊、风险和后续效应进行情景分析。这些智库产品应当有独立的信息源,并且经过多种分析方法和手段的验证。“通过智库评价,才有可能在为数众多的智库中找到你的目标智库。”

    “在‘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筹办之初,我们请申请单位填报了各自在‘一带一路’开展了哪些研究工作,有哪些研究成果,和‘一带一路’沿线的哪些国家的智库开展了什么合作项目,等等。”林永亮告诉记者,通过那次摸底,联盟掌握了两个重要情况:一是联盟已有的知识储备,二是这些知识储备在哪些成员单位手中。“联盟未来开展的研究工作,绝不是平均用力,一定是结合成员单位的特点,有重点地推进。”

    袁岳认为,用老办法办新事,要办好很难。要选出高水平的智库,开展高水平的研究,一定要在运作机制上有所创新。“可以对课题进行公开招标,周密评估。可以要求改变研究成果的产出形态。不是看发了多少篇文章,而是看谁有第一手的资料。我们不需要文章写手,我们需要有价值的信息、判断、建议和方案。”

    智库大练兵的关键是把研究做实

    今年年初,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随后,外媒发表评论说,“中国想要更好地了解它试图扩大影响的国家,但尽管经济蓬勃发展,目前它在分析领域的水准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中国国内现有3000多个研究中心,有约3.5万资深专家和20万研究员,他们的工作还有待优化。”

    业内专家认为,“一带一路”战略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大练兵机会。

    “在前期调研中我们发现,绝大部分的智库研究和政府决策、企业决策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智库研究成果的转化率不高。这是当前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林永亮告诉记者,“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希望通过加强内部机制建设,为各研究机构搭建信息共享、资源共享、成果共享的交流平台,提高涉“一带一路”研究水平,减少低水平、重复性的研究,把有限的资源用在刀刃上。

    林永亮说,目前联盟已把部分国内智库联合起来,这只是第一步。未来,“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将逐步搭建国际化网络,推动国内和国际智库联合开展研究。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时提出,云南要建成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的辐射中心,要着力推进交通网、航空网、能源保障网、水网和互联网五大基础设施网络建设。现在,各个省都在积极争取和‘一带一路’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但是,我们对这五大网络研究的还很不够。”刘燕华认为,当前应当重点研究五大网络的总体规划,国内和国外的建设安排,以及国外建设与当地的政治经济形势有什么关系等相关问题。他强调,问题的关键是要把研究做实,要落地。

    袁岳指出,“一带一路”是一个国际化的战略,但是我国非常缺乏不同国家的国别信息。现在的首要任务是到实地去,把相关国家的情况摸清楚。“过去,零点公司就已经对‘一带一路’沿线的至少20个国家开展了业务研究,如中印5年计划,等等。我们积累了大量的数据,在当地也有较强的活动能力,很接地气。未来我们将做得更多。”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