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当代中国的发展模式,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否存在模式这一时代命题,长期以来学术界、理论界一直存有争议。然而,这一重大时代命题关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关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完善,关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推进。因此,破解这一时代命题价值非凡、意义重大。日前,苏州大学夏东民教授、江苏理工学院金朝晖、罗健博士等著的《传承·创新·超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发展模式的哲学思考》一书,已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该论著聚焦这一时代命题展开了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创新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
该论著肯定了当代中国发展模式的客观存在。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蓬勃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当代中国发展的历程,呈现出一条清晰的脉络,存在着一个有迹可循的模式,既有力地验证了邓小平同志所说的“中国有中国自己的模式”的科学论断,也充分揭示了中国发展模式存在的客观必然性。当代中国的科学发展模式,是指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立足中国基本国情,反映时代发展要求,为解决当代中国现实和未来长远发展问题而构建的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范式,就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这个模式具有一定的世界意义。
该论著对当代中国的科学发展模式进行了深入的哲学解读。该论著首次从哲学层面,系统论述了当代中国科学发展模式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及外部环境等要素,认为这些要素已构成了驱动中国社会发展的活的有机体,从而构建起一个关于“中国模式”的基本框架。该书进而全面系统地梳理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内涵与外延、本质与特征、形成与发展、关联与规律,科学阐述了中国发展模式理论形态的结构与功能、存在与价值,并提出中国的发展模式具有综合性、整体性、发展性、本土性、可持续性等重要特征,深刻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论对当代中国发展道路的指导价值。
该论著还对中国模式的价值进行了阐述。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角度审视,一个国家模式的发展趋向最终受制于本国经济、社会等的发展规律以及人类共同的价值取向,凡是符合本国国情、遵循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符合人类共同价值取向的模式一定会有旺盛而持久的生命力。否则,终将被历史所淘汰。中国发展模式的形成与发展依据中国当下的基本国情,遵循了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为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中国人民的幸福找到一条正确道路,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有别于西方的发展模式之借鉴,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提供了一种新的成功范式,从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理论飞跃,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宝库做出了重大的理论贡献。
(作者系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