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价改革的帷幕已然拉开。前不久,国家发改委会同国家卫生计生委、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部门联合发出《关于印发推进药品价格改革意见的通知》,决定从2015年6月1日起取消绝大部分药品政府定价,完善药品采购机制,发挥医保控费作用,药品实际交易价格主要由市场竞争形成。
这个《通知》的亮点,是重点从完善药品采购机制、强化医保控费作用、强化医疗行为和价格行为监管等方面,强化医药费用和价格行为综合监管,以促进建立正常的市场竞争机制,引导市场价格合理形成。
多年来为人们所诟病的药价畸形,在笔者看来,主要有两方面表现:一是药品换个洋气的名字或者换个闪亮点的包装,价格翻了好几番;二是那些曾经非常熟悉的廉价常用药已经难以寻觅,诸如8毛钱的青霉素、3毛钱的牛黄解毒丸……正慢慢退出我们的视线。
犹记得4年前,药品鱼精蛋白的短缺一度引发了公众的关注。鱼精蛋白是一种碱性蛋白质的硫酸盐,用于因注射肝素过量所引起的出血。多年来,作为心脏手术中难以被替代且病患人群需求巨大之救命药的鱼精蛋白,一支售价仅10余元。它因利润太薄、药厂不愿意生产而突然“缺货”,曾导致部分医院心脏病体外循环手术“停滞”。由于问题发展到了不得不“高度重视”的程度,直至政府出手“干预”,才使严重短缺情况得到缓解。
在畸形药价的背后,有着复杂的因素。在市场主体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目标下,因利润过低而导致厂家减产甚至停产,是价值规律作用的必然结果。不少药品生产厂家通过各种手段与医院“合作”,致使病人常常从医生那里“拿到”各种各样价格不菲的药品。这一方面加大了患者和医保的负担,造成了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一方面也败坏了社会风气。
推进药品价格改革、建立科学合理的药品价格形成机制,是推进价格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这对于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和转变政府职能,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和医药产业健康发展,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医疗卫生需求,减轻患者不合理的医药费用负担,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而推进药品价格改革的意见则相当于给药价“降火”,让药品得到更充分的市场竞争。可以想见,这一有利民生之举将使一些虚高的药价回归合理,医院处方药价也有望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