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北京5月29日电 (记者刘晓莹)29日下午,为期近一个月的中国航天科工三院三部首届青年科技创新节落下帷幕。在闭幕仪式的创新论坛上,来自三部的几位飞航青年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几位“前辈”研究员、老师对坐成辩论赛的“架势”,一起“脑洞”大开畅聊青年科技创新。
“说到企业创新发展,特别是航天领域,一定要说说最近特别火的SpaceX。”三部一室的胡良辉作为青年代表抢先发言,“SpaceX的快速创新发展,正是得益于美国社会在互联网大潮下推行的社会化碎片式的创新模式——利用前端大量中小企业寻找方向和试错,运用后端大公司持续推荐,实现产业化、规模化,中间利用资本作为连接的创新模式。我认为这是一种典型的具有互联网社会化思维的创新驱动模式。”
“如果互联网+导弹,会形成什么样的‘互联网导弹’呢?”胡良辉说,“我认为它应该首先具备互联网特性的系统,并利用互联网海量数据挖掘有用信息引导作战,带来革命性的变化。”对此,三部二室主任、研究员王健表示赞同:“最近大家经常提到互联网+,事实上除了技术的变革,互联网+更是一种思维的转变,将它应用在导弹上,就像把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相结合一样,需要我们颠覆传统工业的思维,革新出更多的应用。”
来自中国航空航天大学飞行器制造工程专业的大四学生钱凡烽带着自己研发的变桨距四旋翼飞行器来到青年科技创新论坛。经过一年的技术创新与突破,他成功提高了四旋翼飞行器的载重量,并将其续航时间提高到一个小时。“很多人问我怎么创新,我认为应该从自身的知识面出发。”钱凡烽说,“刚刚上大学时,如果让我去做创新我会不知从何入手,因为那个时候我对飞行器一点都不了解。后来,通过专业知识的学习,逐渐我有了自己的一些想法。”
最初,钱凡烽把自己想让四旋翼飞行器飞行长达1个小时的想法告诉别人时,有的人觉得他“疯”了,“这是一件根本无法实现的事情”。听了他的故事,中国航空航天大学团委书记程波说:在创新的路上难免会受到质疑,这个时候需要的是坚持,并不断地通过自己的技术进步来实现目标。
“时代在前进、社会在进步、国家在发展,我们也需要跟上时代的步伐,与时俱进,正确引导青年人将自身的成长进步与企业和国家的健康发展有机融合,在实践中实现飞航人的中国梦!”程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