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1日起,北京全市范围公共场所、工作场所室内环境及公共交通工具内将禁止吸烟;室外也对吸烟多有限制,如排队时禁止吸烟。违者将被处以个人最高200元,单位最高10000元罚款,这是目前国内与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烟草控制框架公约》最为接轨的一部地方性法规。
为了给顾客营造无烟环境,北京市餐饮行业协会向餐饮企业全体同仁发出“在6月1日前,根据北京市的要求,张贴禁烟标识、不设吸烟区、不提供烟具、不售卖卷烟制品、不出现任何形式的烟草广告,提供健康、文明、清洁的就餐环境。”五条倡议。
吸烟有害健康,吸入“二手烟”同样有害健康。这是世界各国大量科学研究所得出的结论。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烟草生产国和消费国,全国吸烟人数超过3亿,遭受二手烟危害的不吸烟者达7.4亿。怎么才能使这7亿多人免遭烟草烟雾危害?唯一的办法就是实施公共场所全面禁烟。所以,我国政府签署并经全国人大批准的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第八条规定,应在室内工作场所、公共交通工具、室内公共场所实行100%禁烟。北京市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也明确规定:公共场所、工作场所的室内区域以及公共交通工具内禁止吸烟。
餐饮机构是人流量最为密集,人群年龄分布最为广泛的公共场所之一,也是城市形象的名片,实现餐饮机构全面禁烟尤为重要。由于长期形成的习俗影响,由于许多人对公共场所禁烟的必要缺乏了解,餐饮业创造无烟环境,是一个难点,是一个挑战,更是一个机遇。
虽然《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规定了禁止吸烟场所的经营者、管理者管理好自身场所的责任,也授予了每一名市民劝阻、投诉吸烟者不得在禁烟场所吸烟的权力和大家共同努力维护无烟环境、帮助身边吸烟的朋友戒烟的义务。但是,有人在餐馆吸烟,是处罚个人还是处罚餐馆经营者?
有人认为,按照国外的经验,处罚经营者的执法成本更低,更能收到效果。但是如果客人抽烟餐馆挨罚,估计好多餐馆都得关门;也有人表示,处罚的重点对象应该是违规的经营场所。因为,控烟场所的经营者有义务各自管理好自己“领地”不出现违规行为,对在自己管理范围内违规的吸烟者有劝阻和制止的义务。一些发达国家,在餐厅准备吸烟时,服务员都笑眯眯有礼貌地进行劝阻。服务员透露,如果不听劝阻,餐馆将被罚。
餐饮业创造无烟环境,需要一个过程。香港刚开始禁烟时,餐饮业主也上街游行抗议,后来还是慢慢接受了。笔者认为,只要形成一个立法规定:不管到哪家餐馆吃饭,都不能抽烟,“禁烟就是赶客”的顾虑就会慢慢消失,而且,事实证明,无烟餐厅变得更受欢迎。
虽然《条例》公布,届时执法部门工作人员将走上街头,开展控烟执法;虽然“无烟北京”微信公众号设有“我要举报”板块,公民可以根据提示举报违法吸烟行为,还可以拍摄图片、视频作为证据同步上传至举报平台。但笔者认为,处罚个人仍存在取证难的问题,因此执行起来十分困难。
控烟要走向成功,要靠烟草依赖者的觉悟,要靠烟草受害者的觉醒,更要靠政策制定者和执行者的决心。从立法和执法层面来讲,制定全国性法律、规定具体而严厉的惩罚措施、明确具体的执行部门、增强法律法规的可操作性、建立行之有效的监管机制、加大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这些措施,一个都不能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