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5月12日 星期二
“新舟60”事故或因人为所致
根据图片分析,飞机主起落架没有出现损坏

    本报记者 付毅飞

    针对5月10日发生在福州机场的“新舟60”飞机冲出跑道事件,民航华东地区管理局经过调查,初步判断可能是人为原因所致。中国航空报航空专家张宝鑫向科技日报记者介绍,在该事件调查中,飞机的飞行数据记录仪、舱音记录仪数据可作为重要判断依据。

    张宝鑫说,飞机起降过程有一套标准程序。比如降落时起落架何时放下、在跑道哪个位置触地、发动机什么时候反推等均有标准。民航管理局可以将飞行数据记录仪里的飞行参数与标准数据进行比对,对不符之处进行分析,判断是发生了机械故障,还是飞行员有意干预或操作失误。

    同时,根据舱音记录仪,可以分析驾驶员之间的对话以及舱内其他声音,以推断是否出现驾驶员无视系统报警,强行进行着陆、刹车等操作。

    此外他表示,机场塔台雷达数据及塔台人员的目击证据,均可作为调查依据。

    虽然目前没有证据表明与飞机故障有关,但此次事件仍重新引发了人们对“新舟60”安全性的忧虑。数据显示,近6年来该机型至少发生17起事故。其起落架设计更是饱受质疑,因为这些事故中有7起与起落架相关。

    “起落架故障一直困扰着‘新舟60’的使用。”张宝鑫说。

    2014年2月4日,幸福航空一架“新舟60”在郑州新郑机场降落时,飞机前起落架自动收起,导致机头触地。同年2月25日,奥凯航空一架“新舟60”飞抵沈阳桃仙国际机场上空准备降落时,左起落架“放下锁好”指示出现故障,无法确认起落架是否放下锁好。飞机经过盘旋,最后低飞通场,经机场确认起落架已经放下后才正常降落。

    前中国商飞支线飞机副总设计师周济生向媒体表示,一年多以来3次发生相关事故,有理由怀疑起落架的设计存在缺陷。

    对于起落架“顽疾”,张宝鑫认为可能与该机型的“出身”有关。他介绍,“新舟60”是在运七运输机基础上改进研制,运七则是我国按照前苏联的安—24军用运输机仿制。在起落架方面,从安—24到运七再到“新舟60”,设计上变动不大。“这款起落架本是为军用运输机设计,现在用于民用飞机,可能会存在一些问题。军用和民用使用条件不同,设计标准也不一样。”他说,军用运输机多在野战机场起降,主要考虑起落架在非铺装跑道上的使用,而民用飞机更多在铺装跑道上起降。另外,两者的使用频次、满载率等也有区别。这一系列问题,很可能导致安—24起落架的原始设计在“新舟60”上“水土不服”。

    在2014年连续发生起落架故障后,“新舟60”被全面停飞,直到其制造商西安飞机工业集团拿出了一套解决方案,并通过民航当局的认可才得以复飞。张宝鑫表示,该机型复飞至今,起落架故障没有再出现。

    “根据图片分析,此次事件中,飞机的主起落架没有出现损坏。”张宝鑫表示,经过一系列改进,该机型起落架部分已经通过中国民航的适航审定要求。“中国民航适航审定非常严格,其体系基本是参照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适航审定体系制定,既然能通过其认可,可以认为‘新舟60’起落架部分不再存在问题,已符合质量要求。”他说。(科技日报北京5月11日电)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