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4月30日 星期四
稀土人生 鞠躬尽“萃”
——追记中国“稀土之父”、中科院院士徐光宪

    本报记者  李 艳

    28日上午,200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中国“稀土之父”、中国科学院院士徐光宪逝世,享年95岁。

    1951年,徐光宪与妻子一起远涉重洋从美国回到祖国。60余年的漫长岁月里,徐光宪的事业与中国的稀土工业紧密联系,相伴终生。

    最后一次见到徐先生是在2009年,那一年他走上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领奖台。那时,他走路已经需要搀扶,但还坚持不懈地做与稀土相关的研究,关注着国家的稀土政策。记得他当时毫不留情地批评某些地方的稀土管理。他说,国家必须严格控制稀土开采量,特别是南方宝贵的中重稀土,建立若干中重稀土战略元素储备制度!说这话的时候,他特别着急,声音微微颤抖,在场的人无不为之动容。

    后来的几年再没有见过徐先生,但不断听到关于他的消息。稀土圈里的专家们说,徐先生太爱中国的稀土行业了,他一看到资源的浪费就痛心疾首,一看到中国与国外竞争落了下风就心急如焚。多年来,他把自己对稀土行业的意见建议写成信件,寄给国家领导和主管部门,直接促成了相关政策的出台。

    而今,他已驾鹤西去,永远地离开了他热爱的稀土事业。

    一生爱稀土,“萃取”技术立大功

    “萃取”和“稀土”,这是代表着徐光宪事业巅峰的两个关键词。

    稀土,被称为工业“黄金”,它在生活中几乎无处不在。我们每天看的电视,其鲜艳的红色就来自于稀土元素铕和钇;显微镜、手机,镜头毫无例外的都是用了稀土镧,这样才能提高折光率,照出清晰的图像。还有我们所用的纺织品,用稀土染色,色彩非常鲜艳,不同的阳光下有不同的颜色。有资料显示,当今世界每5项发明专利中便有一项和稀土有关。

    我国是稀土资源大国,但是在多年以前,开发利用稀土的生产技术始终掌握在国外少数厂商手里,使稀土拥有资源量最大的中国,只能用低廉的价格出口稀土矿,再用高价进口稀土产品。

    直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一位中国化学家创立串级萃取理论,并运用于实际生产。这一全新分离方法,使我国单一稀土产量猛增,一时间,国际单一稀土产品价格暴跌,国外的稀土垄断公司,不得不减产、停产甚至破产,中国的世界稀土强国地位,一举确立。直到今天,“串级萃取”理论仍然是我国稀土工业的理论基础。这位化学家便是徐光宪,这场由徐光宪引起的中国风暴给我国带来了数以亿计的收益,该项目也获得了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科技进步奖等各类奖励。

    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单一稀土的全国产量是20吨。2006年国家发改委稀土办的数据统计显示,产量是8万吨,占全球单一稀土总产量的85%。中国终于实现了由稀土资源大国向稀土生产大国、稀土出口大国的转变。现在,这个领域的领头羊已经不再是昔日的美国、法国和日本了,而是中国。

    一生爱创新,科研路上从未止步

    徐光宪有一句名言:“我们做科研的有一个信念,就是立足于基础研究,着眼于国家目标,不跟外国人跑,走自己的创新之路。”这句话被众多媒体反复提及,而且被写进北京大学发布的讣告中,鼓励科研领域的后来者们继续前行。

    因为祖国的需要,徐光宪曾四次改变自己的研究方向。他最初的科研方向是量子化学,回国后开始转向研究配位化学,1960年,为适应国家原子能工业发展的需求,他将核燃料萃取化学作为自己新的研究方向。1972年,为扭转我国稀土工业的落后状况,他的研究方向转向稀土分离方法的理论和实验研究,并成了这一研究的领军人物。在此后的岁月里,他和同事们一起创造了稀土世界的“中国传奇”,特别是他建立的具有普适性的串级萃取理论引导稀土分离技术的全面革新,被国际稀土界称为为“中国冲击(China Impact)”。1978年,基础科学受到重视,他又重新开始最初选定的量子化学方向的科学研究。

    中国科学院院士黎乐民曾撰文《执著追求,勤奋耕耘》评价恩师。他说,徐先生一再改变研究方向,自然会遇到很多困难,但是徐先生迎难而上,把研究方向多变的困难转化为在多个领域取得巨大成绩的契机。而实现这种转换,没有独特的研究视角、对前沿问题的总体把握,以及顽强的进取精神,是无法做到的。

    实际上,徐光宪善于及时引入最新的研究方法与技术手段。他的研究视野非常广泛,其研究涉及化学研究的多个领域。化学学科的特殊性,使他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认知风格与研究方法。在化学研究领域,徐光宪有多学科的坚实基础,这也使得他在多次科研方向发生转向后仍能取得突出成果。

    一生爱祖国,拳拳心桃李情

    28日上午,北大未名BBS将进站图片换成了徐光宪的照片,并写下“沉痛悼念徐光宪先生”,这是年轻学子们对他最真诚的缅怀。

    徐光宪出生于浙江绍兴。1936年,16岁的徐光宪考取了杭州高级工业职业学校,1939年转学至宁波高工学校。1946年,徐光宪获得公费留学的机会,进入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读研究生,一学期后转至哥伦比亚大学,并获得助教奖学金。不久,同样攻读化学的妻子高小霞也来到美国半工半读。

    到了1949年,徐光宪不但取得了硕士、博士学位,还当选为美国荣誉化学会会员和荣誉科学会会员。接连荣获了两枚“开启科学大门”的金钥匙。抗美援朝的开始,让徐光宪觉得,身为中国人,应当回国效力。尽管他在美国的科研事业已渐上轨道,但他毅然放弃,获得博士学位后,立刻以“回国探亲”为借口,和妻子高小霞一起回到祖国。当轮船到达广州时,一艘飘扬着五星红旗的小船来接他们。他生前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曾经回忆当时的情景:“看到五星红旗来接我们,是我一生中最高兴的事,我感到我们中国人真的站了起来。”

    回国之后,徐光宪进入北京大学执教。尽管当时国内的科研条件无法同国外相比,但他工作热情极高。1951年,他为学生们开设了物理化学课,培养了第一批放射化学人才。

    他曾说,“现在是中国历史上最好的时期, 但也还有很多问题没有解决, 未来需要年轻人担负起来”。这样的责任感和危机感让他在后期的科研中始终将培养人才放在第一位。他的学生中有4位院士,这在整个科技界都是极少见的。

    “在几十年科研生涯中,徐先生一直把自己的科研工作与国家的学科发展和重大需求紧密结合,并作出了突出贡献。”徐光宪曾经的学生、北大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严纯华说。

    2006年8月,徐光宪在北大未名BBS化学学院版面以“老顽童”为网名发表《分子共和国:开国大典》一文。化学学院广大学生响应徐先生号召,开始了为期两月的“分子共和国”趣味科普文学创作活动,帖文几乎都登上了全站十大话题榜。2009年,帖文集结成书出版。这个故事至今仍为北大的年轻学子们津津乐道。(科技日报北京4月29日电)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