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科幻电影《哈利·波特》中会动、能发声的“魔法报纸”令人羡慕。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这一幕已成现实,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手机等移动设备获取知识。
最新数据显示,自去年起,我国数字化阅读比例已首次超过传统阅读。但相比于传统出版物,移动互联网上发布作品门槛很低,各App终端读物质量整体偏低、内容鱼龙混杂。专家呼吁,“数字时代”阅读更需优质读物的引领,传统出版业的步子不妨迈大一点。
数字阅读产业呈井喷式发展
在很多城市的地铁、城市公交上,拿着手机、kindle等移动终端设备进行阅读已成为街头的一道新风景。
运营阅读类微信公众号“理想国”的戴先生曾专门发布过“地铁阅读系列”的影像。他发现,在地铁非常拥挤的时候,尽管多数人低头看手机,但依旧有人捧着纸质书在埋头阅读。
专家认为,电子书携带便利方便,是很多人放弃传统阅读的原因。在日本,有一种用A6纸印刷的“口袋书”,这种轻便设计使得人们可以在上下班的公车和地铁里见缝插针地阅读。但在我国,这种“口袋书”几乎难觅。
成立于2010年的中国移动手机阅读基地,累计培养了4.2亿用户。该机构发布的数字阅读白皮书认为,数字阅读产业呈现集中化、多元化趋势,并在近5年进入了井喷式发展时期。
据App“当当阅读”后台统计,用户的阅读时间段主要集中在早8点、中午12点和晚8点时间段,不少人利用吃饭、上班路上的时间用来阅读。
数字阅读存在“低龄、低质、低俗”现象
调查显示,2014年中国成年国民图书阅读率为58%,数字化阅读接触率为58.1%,数字化阅读比例首次超过传统阅读,其中手机和微信阅读的增长最显著。不过记者发现,虽然移动终端阅读的图书不乏主流的优秀作品,但整体上看存在“低龄、低质、低俗”的“三低”现象。
记者打开App“小说阅读网”的“销售金榜上”发现,排名前四位的小说依次为——《总裁一抱好欢喜》《攀上漂亮女院长》《嚣张小王妃》《恶魔总裁宠上瘾》。在中国移动手机阅读基地“和阅读”上,排名靠前的同样也是玄幻、言情类文学作品。
相比之下,一些主流优秀作品较难通过“高点击率”推荐的方式进入人们视线,只能通过手动方式搜索。少数手机App为这些作品开辟了专栏推荐,但绝大多数App都将它们淹没在各种宫斗文、富豪文、穿越文当中。
业内人士指出,互联网上充斥的大量媚俗“眼球作品”,抢夺了一定市场份额。如果追求短平快的发展,会对内容创作产生反作用,让作家失去静下心来创作的心境。外研社社长蔡剑峰表示,新媒体不应成为低质内容的聚集地,应该让经典优质内容与新媒体相互激发、相得益彰。
“数字阅读”亟待传统出版业加盟
记者注意到,一方面,由于国内对电子书的付费意识没有较好地培养起来,网络盗版屡禁不绝,传统出版业对“电子化”十分谨慎;另一方面,面对移动互联网的冲击,它们又不得不尝试触“网”以适应时代变化。有专家建议,传统出版业步子不妨迈大一点。
北京三联书店有关负责人介绍,三联正在积极推进“纸电同步”,未来将实现所有拥有电子版权的纸质书,在出版同时同步推出在线电子书。三联书店于2013年进军“电子书”领域,2014年的销量较起步时翻了七八倍。
安徽省出版集团董事长王亚非说,目前探索了“时光流影”自出版平台,帮助读者记录个人时光的同时,自动排版,按需印刷,充分满足个性化需求。他认为,数字阅读是互联网时代的大势所趋。
一些阅览场所也开始完善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公共服务。江西省图书馆于2014年开通数字图书馆体验中心,引进一批电子阅览设备,拥有多达90TB的丰富数字资源。馆长周建文认为,在“数字阅读”的时代,人们更需要图书馆、出版社、实体书店等机构提供主流读物的阅读引导。
“信息不等同于知识。”周建文强调,互联网时代人们更需要精品读物。(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