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资讯
枕戈待旦练精兵,厉兵秣马为打赢。第二炮兵某部党委紧贴部队使命任务要求,深入开展群众性大练兵活动,推动部队战斗力建设跃上新台阶。
练兵先“练官” 强军先“强将”
“电缆被炸、水管爆裂,命你部速派人员前往抢修。”前不久,该部安装一营官兵刚进驻某地,还未安营扎寨,突然接到上级命令。
一营营长立即率领15名官兵组成抢修分队赶赴现场。不到30分钟,故障即被排除。
“练兵先练官,强军先强将。”该部领导说,“我们就是要在不提前通知、不提前确定抢修项目的情况下,锻炼指挥员临阵应急和带兵打仗能力。”
训练场上笔者看到,“被炸”车辆受损严重,该部副参谋长李强立即带领抢修分队赶赴现场,组织人员拆卸、换件、安装,不到20分钟,“被炸”车辆恢复行驶。李副参谋长也在大练兵活动中,夺得指挥员考核第一名。
广泛深入的大练兵活动培养锻炼了一大批优秀指挥员,他们人人身先士卒,成为带兵打仗的“领头雁”。
锻造“人才链” 夯实“铁脊梁”
“士官作为部队主体力量,是战斗力建设的‘脊柱’。”该部领导介绍,国防施工和阵地抢修保障任务中,士官扮演着“多重角色”,发挥着重要作用。
该部以能够遂行抢修任务为“尺”,引导士官骨干从掌握单一的安装技能向抢修保障延伸,从精通一门技术向多渠道专业拓展,众多士官技术骨干成长为一专多能、管教结合、教战兼备的复合型人才。
锻造“人才链”,夯实“铁脊梁”。大练兵活动中,该部组织士官骨干开展岗前业务培训、对口带训、在职交叉联训,有效夯实部队人才根基。
后装不“靠后” 保障须“保鲜”
以往,该部后装保障多以单一静态的“订单式保障”为主。去年一次演习中,这一模式的弊端暴露无遗。演习中,保障任务多头交叉、险情和故障迭出,保障分队因缺乏配合协同贻误战机、状况不断。
“保障就要保打赢,切不能成为战斗力建设的软肋。”该部保障部部长王福亮说,后勤和装备两个部门“合二为一”,为保障模式的改进和保障力量的整合提供了有效的制度支撑。
以此为契机,该部制订出一整套操作性强、反应快捷、保障及时的战时后勤、装备保障方案,明确各保障要素定位,加大组织计划、伴随行动和实际作业等针对性训练,提高遂行任务能力。
“后装不靠后,保障须‘保鲜’”。该部通过预想、预测、预防,整理出一整套装备器材工作法规和指导手册,确保装备技术状况和工作性能“随时保鲜”,能够时刻“拉得出、打得赢”。